“国考”笔试举行 安徽考区考生同比下降16%
热点新闻:
昨天,2015年“国考”公共科目笔试举行,来自全省的考生集中于合肥14个考点参加笔试。今年确认在安徽考区参加笔试的考生总人数为30897人,实际参考人数25373人,同比下降16%。与往年相比,今年“国考”行测试题最大的变化,是首次区分省部级与地市级岗位。其中,省部级岗位135道题目,地市级岗位130道题目。5道题之差,显示出不同岗位之间的难度差异,也标志着“国考”命题更科学。
变化:岗位不同试卷难度不一样
“今年行测,是130道题,最难的数学题只有10题。”昨天上午,在合肥工业大学考点,刚走出考场,徐燕就跟“考友”张琳一块谈论起刚刚结束的行测试题。
“不对啊,行测是135道题啊。你记错了吧?是不是答题卡涂错了?”张琳的第一反应,让徐燕吓了一跳。
经过讨论和不断找其他考生“验证”,两人终于找到了问题“症结”:报考不同级别的岗位,试题数量不一样。
今年“国考”行测试题,首次区分省部级岗位与地市级岗位。其中,省部级岗位135道题,地市级岗位130道题,这5题的差别就是徐燕口中的“数学题”上。
“数学题”就是行测中的“数量关系”题,一直被称为行测试题的“拦路虎”。此次“国考”,地市级岗位“数量关系”题比省部级岗位少了5道,反映出试卷难度因岗位不同而有所差异。
行测:首次考察物理化学知识
“蜡炬成灰泪始干-烃类的不完全燃烧”,“爆竹声中一岁除-爆炸产生二氧化硫”,“日照香炉生紫烟-多环芳香烃的升华”,“烘炉照破夜沉沉-燃烧释放二氧化碳”……这些诗词中,蕴含的化学原理解释错误的是哪一个?
看到这道题,不少考生当场就蒙了,大家从来没想到“国考”行测会考到化学知识。“只要翻翻‘国考’历年真题,就发现行测常识题考的都是法律、历史、地理、政治等方面知识,很少考到化学知识。”徐燕说,今年“国考”,应该是首次考察物理化学知识,有一种让人猝不及防的感觉。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题目不太好做。”考生张庭举例说,有一道题这样说:瓿是古代的一种盛酒器和盛水器,也能盛酱,随后描述了下形状,然后让选择哪个器具是“瓿”?“这样的题目从历年真题上很少看到,还挺难的。”
申论:“借鉴”安徽省公考命题方式
从高铁走出国门,到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再到科技改变生活……今年“国考”申论(副省级岗位)试题的关键词就是“科技创新”。对于很多考生来说,这样的试题并不陌生,在具体作答中也感觉有话可说。
今年的申论试题设置也进行了创新。记者浏览申论(地市级)试题发现,此次考试对考生阅读理解和文字表达、提炼能力的考察明显提高,最突出的表现是要求考生根据材料拟定“一大三小”四个标题。据悉,此类命题方式,在“国考”中第一次出现,但在安徽省“公考”曾经出现类似命题方式。此次“国考”申论试题设置,可谓博采众家之长。 ·本报记者 许超众·
集成阅读:
- [12-01]“国考”笔试举行 安徽考区考生同比下降16%
- [12-01]女子散步不慎落水 遛狗老人急中生智用狗绳施救
- [12-01]外地男子在派出所门前欲割喉 民警及时救助
- [12-01]八公山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原主任被判11年
- [12-01]交通安全日活动举行将重点查七类违法行为
- [12-01]安徽“绿盾行动”查处检疫违法案件1300起
- [11-30]连5次输错密码45年后才可重输?技术:有可能
- [11-30]12月1日起售未来一月火车票 预售陆续延至60天
- [11-30]15-19岁青年成艾滋感染高发群 网络交友是推手
- [11-30]罚嗑瓜子学生嗑个够 班主任事后承认欠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