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城市建设拒绝“千城一面” 避免贪大媚洋求怪
热点新闻:
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承载能力显著提升,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城市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但是特色不突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近日印发《关于加强城市特色塑造工作的意见》明确,打造具有徽风皖韵的美好城市,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
框架扩张变内涵提升,规划建设应追求特色
拥山、临江、含湖,位于长江南岸的铜陵市自然景观资源较为丰富。近年来,该市通过系统整合“山、江、河、湖、洲、城”和铜文化等特色资源,坚持生活向滨水区位集聚、商务向中心区位集聚、商贸向门户区位集聚、工业向运输区位集聚的发展策略,“山水铜都”的城市风貌日益形成特色,百姓生活幸福感持续提升。
与此同时,在不少城市,置身其中往往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城市风格单调,千城一面、万楼一貌,在不同市县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
明确特色定位,是《意见》提出的首个要求。“市、县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相关部门及社会各界人士、专家学者,对本行政区域内自然、历史、文化、建筑、园林等各类特色资源进行梳理,研究城市特色定位,明确城市风貌格调,并公开征求公众意见。”《意见》提出,在此基础上,依据城市总体规划,按照与自然山水相融合、与人文历史相呼应的原则,在今年底前编制完成城市空间特色规划,构建特色空间序列,作为城市特色塑造的基本依据。
“追求特色是社会发展大势。新常态下,城市规划建设应由拉开框架扩张向注重内涵提升转变。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侯淅珉说,随着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发展,原来的“物质消费型”审美观逐渐向“信息消费型”审美观转变,追求特色成为必然,这就需要我们用一种更为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城镇化中的特色问题。 “特色是一个地方所独有,不是凭空生成的,谈问题、做规划、搞建设都要基于这个前提来进行。 ”
“加强城市特色塑造,要结合城市建设、居民生活改善,分步骤开展,不搞大规模运动式的‘涂脂抹粉、穿靴戴帽’,不能以城市特色塑造之名搞建设性破坏之实。 ”侯淅珉表示,各地既要积极行动,又不能盲目乱动。将坚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原则,鼓励各地先试点后推进。
集成阅读:
- [02-08]民房深夜突发大火 热心大哥紧急疏散邻居
- [02-08]不给工资男子6楼楼顶坐一夜 有关部门介入协调
- [02-08]女子民政局与丈夫闹离婚 办罢离婚证反悔欲跳楼
- [02-08]合肥侦破一特大贩毒案 男子将13包冰毒藏姐家
- [02-08]滁州一管委会主任贪污受贿百万主动投案获刑9年
- [02-07]夫妻俩贪便宜专偷超市小商品 涉案千余元被刑拘
- [02-09]“神秘”娃娃鱼:“天价”外衣下的消费真相
- [02-08]11省市区公布个人事项抽查情况 14官员提拔落空
- [02-08]证监会怎样“捉老鼠” 被动接举报到主动挖线索
- [02-08]“透明政府”新动作 创设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