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迟子建《群山之巅》告诉我们……
热点新闻:
《群山之巅》 迟子建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迟子建的上一部长篇小说《白雪乌鸦》面世时,我还是她作品的出版人,时隔五年不到,她又写出了新的长篇《群山之巅》,而此时的我已离开了出版的一线岗位。身份的转变,使得自己的阅读淡去了功利,归于宁静与纯粹。
迟子建在作品的“后记”中以一首小诗作为《群山之巅》创作之旅的结束,其中有这样两句:“我望见了——那望不见的!”这无疑是一种发现,只是这种发现会如同作品结束时那句苍凉的“一世界的鹅毛大雪,谁又能听见谁的呼唤”吗?我想不会!尽管在满地“娱乐至上”的聒噪声中,我依然坚信温润、优秀的文学作品会告诉我们许多、许多……
迟子建的《群山之巅》告诉我们:这是一位对长篇小说叙事结构,有着孜孜不懈追求且获得极大成功的作家。直面“伪满洲国”那段历史,作者中规中矩地采用了“编年体”叙述;到了“额尔古纳河右岸”,一个民族的挽歌在迟子建笔下,竟然以交响乐式的史诗体呈现;面对“白雪乌鸦”这样的情境,作者把哈尔滨大鼠疫真实历史中的达官于驷兴和名医伍连德的行踪,笔墨均衡地融入小人物的描写之中,勾勒出一幅死亡面前众生平等的生活图卷;登顶“群山之巅”,迟子建直面当下复杂的社会生活,而她的叙事结构更是别出心裁,笔者孤陋寡闻,实在想不出有什么现成的概念可以用来描述这样的结构,于是自己臆造出一个“环形链式”的词儿来。所谓“环形”是指整部作品的结构呈环形状,故事从辛欣来弑母奸女拉开帷幕到他归案而曲终,而这个环形又好似由节节相扣的链条所组成,全书17个小题就是这根链条的17个小节,每个小节的结束与下一个小节的开头相勾连,引出新的人物,牵出新的故事。《群山之巅》中先后登场大大小小的人物多达几十口,时间跨度也有几十年,这曲“爱与痛的命运交响曲,罪恶与赎罪的灵魂独白”,说不上谁是主角谁是配角,每个事件似乎都是核心,但作品凸显的普通人生命的尊严这一主题,恰恰就是通过这一群小人物来完成的。正是基于这样的内容,我想迟子建才采用了环形链式结构,这种设计别具匠心,巧妙机智。依据不同的内容来构筑不同的结构,本应是文学创作的题中应有之义,但事实上却并没有多少作家能很好地做到这一点,而迟子建通过自己的作品告诉了我们:她能!
迟子建的《群山之巅》告诉我们:这是一位在长篇小说写作中很善于以小搏大的作家。在她的几部长篇代表作中,时代是大的,时空是大的,事件是大的,虽也有些“大”的人物,但能够给读者留下更多记忆、更多想象的则还是那些“小”的人物和他们的日常生活。《伪满洲国》记录的那段历史不可谓不大,儿皇帝溥仪在历史上留下的声名也可谓“显赫”,但在这部洋洋60余万言的长篇中,跃然纸上更多的则还是那些小人物的群像;《额尔古纳河右岸》作为第一部通过表现鄂温克族一个部落的式微,而反思文明进程的长篇,主题当然是沉重而哀婉,但作者偏偏要通过一位年逾九旬的酋长遗孀对自己爱情的温馨回忆而呈现;《白雪乌鸦》以发生在上世纪初哈尔滨的那场大鼠疫为主线,其对当时生活影响之震惊我想不会亚于正在非洲大地上肆虐的“埃博拉”,虽也有达官和名医串场,但主角依然是一群小人物;到了这部《群山之巅》,时间跨越几十载,而这几十年恰是当代中国发生剧变的时光,然活跃于这块巨大时空天屏上的却无一不是小人物,从辛七杂辛欣来到安雪儿安平、从绣娘单四嫂到李素贞唐眉……他们在流逝的历史长河中不会留下一丝痕迹,但正是他们撑起了这巍巍的“群山之巅”。
集成阅读:
- [02-10]600岁古树不堪村民祭拜 长期高温烘烤或死亡
- [02-10]21岁少女患上白血病 父亲为筹钱非洲打工
- [02-10]乡村医生坚持控烟反烟 欲开无烟酒店支撑公益
- [02-10]“鼎启丰”全国圈钱上亿 抓获部分犯罪嫌疑人
- [02-10]14岁女生骑电动车撞死80岁老人逃逸 母亲顶包
- [02-10]女子凌晨遭入室抢劫 竟让歹徒请吃宵夜顺利脱身
- [02-10]鲁炜:互联网经济成为中国经济的最大增长点
- [02-10]国标委发布旅行社行业首个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
- [02-10]国内油价迎久违"上调" 低油价仍是长期"主基调"
- [02-10]网传北京新机场设计酷似海星 官方回应(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