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多点发力多措并举 破解“半城镇化”困局
热点新闻:
成本合理分担、产城一体化、要素保障……我省多措并举,努力探寻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突破口。
从“候鸟”变为“留鸟”,遭遇“半城镇化”挑战
——构建政府、企业和个人之间的“市民化”成本合理分担机制
从建筑工地上的普通搬运工到合肥一家架业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来自安庆的江荣乐如今已在合肥安家落户,年收入逾10万元。
从“候鸟”到“居民”有多远?“半城镇化是城镇化进程中最令人头疼的问题。新型城镇化试点省建设的核心任务是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重点是解决城镇存量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人口的落户问题。”省发改委规划处副处长李全军介绍,2014年,我省城镇化率已达49.15%,但户籍城镇化率不到23%,这意味着相当一部分是在城镇打工的暂住人口,没有真正享受到城市生活的便利和城市居民的权利。
“‘候鸟’变‘留鸟’,一方面,要为进城农民在城市留下来创造条件,解决就业住房两大问题;另一方面,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要跟上,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安徽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马怀礼告诉记者。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成本支出是长期过程,即期成本包括农业转移人口的子女教育、公共卫生、低保、保障性住房等支出以及城市人口增加相应基础设施的投入,远期成本还包括农业转移人口退休后的养老金发放。因此,必须在省级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个人之间构建成本合理分担机制,才能确保相应投入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一进程才能不断推进。”省经济信息中心预测处副处长阮华彪说。
“改革思路是多元投入、多方承担。”李全军认为,政府要承担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在义务教育、劳动就业、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以及市政设施等方面的公共成本。企业要落实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同工同酬制度,依法为农民工缴纳职工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费用。农民工要积极参加城镇社会保险、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等,并按照规定承担相关费用,提升融入城市社会的能力。
以产兴城、以城聚产,实现“产城人融合”
——重构产业与城市的关系,破解产城分割“两张皮”
“真没想到,这儿生活这么便利!”家乡产城融合的步伐让技术工人付荣华惊叹。他从江苏回来,进了合肥经开区一家企业打工,住进了公租房,每个月只需承担两百多元房租。
“新型城镇化试点省建设,应当以推进开发区产城一体化试点为突破口。 ”李全军说,着力增强城镇产业支撑力和综合承载力,以产兴城、以城聚产,建设智慧、人文、绿色、低碳、森林城市,促进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
“如果一个开发区80%-90%的用地是纯工业项目,无商业生活配套设施,只有生产功能,并不宜居,土地闲置问题突出,与当前城镇化发展要求并不契合。 ”李全军表示。
产城融合是重构产业与城市关系,破解产城分割“二张皮”问题。在马怀礼看来,产城融合实质上应该是“产城人融合”,围绕着“为人服务”,既重视产业发展,也兼顾城市发展,避免出现“白天鬼城、夜晚睡城”的现象。 “城镇功能和产业结构上,要协调一致。在产业设置上,开发区要符合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的基本方向,使其发展有利于引导整个城市升级改造,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
阮华彪认为,在产城融合中,产业的发展更加强调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在产业发展上要大力构建结构优化、技术先进、特色鲜明、就业容量大的城市产业体系。在大城市和中心城市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逐步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中小城镇要突出特色和优势,推动产业集群化和规模化发展,提高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
集成阅读:
- [03-18]男子旅游时摔一跤后失忆 忘记自己是谁
- [03-18]涉传人员冒充“新闻工作者”被当场戳穿
- [03-18]因5元停车费车主遭群殴 业主质疑收费
- [03-18]安徽蚌埠警方破获一起家庭制贩假冒调味品案件
- [03-18]模仿干部姐夫声音骗烟酒 小舅子半年作案41次
- [03-18]小偷行窃被发现躲门面房 女子拉卷闸门瓮中捉鳖
- [03-18]中纪委揭追逃追赃方式:“天罗地网”已形成
- [03-18]人社部称大病医保年内全覆盖 医保基金面临挑战
- [03-18]联通回应央视315曝光:总经理及分管副总降职
- [03-18]滴滴快的发布专车规范 交通部门:标准非官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