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一束光
热点新闻:
一个人能走多远,在于他与谁同行。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师范毕业,因为没有改行的门路,迫不得已做了小学教师。当时满脑子有很多想法,就是不愿意当老师。“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当老师工资少不说,还常常被人瞧不起。那是一个浮躁的年代,人人都想挣大钱,我也不例外,曾经和别人一起练过地摊,也曾想到南方去淘金。日子一天天过去,我始终没有找准自己的位置,除了怨天尤人,就是浑浑噩噩地混日子。两个月过去了,班里的学生我能叫出名字的没有几个。
因为上课的敷衍了事与对学生的漠然无视,我受到了领导的批评与家长的责怪,这颇让我郁闷。借酒浇愁愁更愁。于是,到学校图书室准备找几本金庸的武侠小说打发时间。一位很受孩子们喜欢的老教师看我来了,就拿出一本书递给我,他说:“读读这本书吧,或许它能对你有所帮助,就连巴金老先生也是满含热泪读完这书的。”
百无聊赖中,我打开那本《爱的教育》。这是一部并不刻意讲究修辞与结构、语言也异常朴实流畅的作品,但由于它洋溢着博大的人道精神和温馨的人性之美,让我欲罢不能。作者从一个小学生的视角,以日记体的形式,将一个个“爱的故事”——老师之爱、学生之爱、父母之爱、儿女之爱、同学之爱……展现在我的眼前,拨动我的心弦,胸中激荡起的感情波澜久久难以平息。我知道,我已经很久没有如此感动过了。
有人说,一本好书就像一束高频率的光,能极大地冲击着我们的内心世界,引发我们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坍塌和重塑。所谓的破而后立,便是如此。《爱的教育》就是一束光,穿透了我前方的迷雾。既然暂时没有其他的路可选,与其整日牢骚满腹,得过且过地混日子,不如先尝试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吧,担当起一个为人师者的责任和义务。
回到课堂上,面对被我冷淡已久同样也冷眼观我的学生,我第一次感到愧为人师。在那一瞬间,我突然明白了老教师为何推荐那本书给我:一个心中没有“爱”的老师,怎么可能用知识去点亮孩子的明眸?我开始带着微笑上课,同时每天都抽出一点时间,给学生读一篇“爱的日记”。
集成阅读:
- [03-20]芜湖七旬独居老人家中去世20多天后被发现
- [03-20]车管所厨师收钱办“驾照” 原是网上买的假证
- [03-20]妻子吵架要跳楼醉酒丈夫营救 被困空调外挂机
- [03-20]轿车冲上人行道连撞5人 司机或操作不当酿祸
- [03-20]安徽一手机店主自造气枪铅弹2700发 被警方抓捕
- [03-20]骗子出新招 女子接“领导”电话汇去招待贵宾钱
- [03-20]政府工作报告首推图解本 收录李克强卡通形象
- [03-20]全国房租已连涨45个月 今年房租涨幅比往年更大
- [03-20]还原平度纵火案:守地农民1死3伤惨剧咋发生的
- [03-20]福建副省长徐钢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