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合肥10月26日电(李东标) “我父亲那时候改革是为了吃饱肚子,我要用这么多年在外打拼的经验,帮助家乡人解放思想,开阔眼界。”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委委员严余山说。
严余山是“大包干”带头人严宏昌的儿子,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岗二代”,他的成长履历十分丰富:他曾到沿海经济发达的城市打工,当过保安,搞过发明创造,办过工厂,2014年返乡创办网店,售卖家乡的各类土特产。
位于安徽省凤阳县东部的小岗村是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40年前,小岗村18位农民为解决温饱问题,实行包产到户,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大幕。
40年间,昔日贫穷破败的小岗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小岗村,改革大道南北贯穿村庄,友谊大道、创新大道、和谐路、大包干南路纵横交错,一栋栋徽派建筑风格的小楼栉次鳞比,被冠以“大包干”“红手印”等名称的餐馆、超市生意红火……2017年小岗实现村集体收入突破82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比2012年增长70%以上。
“我们当年搞‘大包干’是为了解决吃饭问题,现在这一代小岗人要考虑如何挣钱,怎样融入市场,发展经济。”谈起小岗村近年来的发展变化,“大包干”带头人之一的严宏昌感慨地说。
在严余山看来,当年父辈们创造了“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小岗精神,我们要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带动更多的小岗人发展电商经济。“这一代人要让小岗村富起来、强起来。”他说。
日前,围绕“小岗村”品牌开发利用,小岗村创新发展公司分别与安徽明光酒业、济南源宿商务服务有限公司、江苏太象电力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共同经营开发小岗村品牌,促进小岗村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