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治疗师”“网约配送员”“装配式建筑施工员”……这些在疫情防控期间涌现的新职业从业人员发挥职业特长,成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队伍中的“生力军”,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呼吸治疗师
根据病理和生理特点,为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提供各类呼吸支持治疗和气道管理等临床操作技术,是“呼吸治疗师”工作的主要内容,也是治疗新冠肺炎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生命支持手段。疫情之外,“呼吸治疗师”对于日常的慢病治疗、呼吸康复也发挥了独特作用。
健康照护师
在各类患者的康复过程中,还有大量“健康照护师”也在积极为病患提供清洁卫生、合理饮食等健康照护和生活照料服务,协助病患按时服药、治疗,对改善患者身体状况和加速患者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装配式建筑施工员
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建设采用集装箱式箱体活动板房进行模块化拼接,相比传统建筑便捷高效,大大缩减了施工时间,大量‘装配式建筑施工员’在构件安装、进度控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
远程会诊、在线问诊、送药上门……在战“疫”一线,人工智能也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智能机器人与医护人员共同作战,为患者送药送餐,进行远程看护、测温巡查等工作,有效减少了人员交叉感染率,提升了病区隔离管控水平。
网约配送员
疫情防控期间,为减少人员聚集,专职外卖、生鲜、药品、代购等“网约配送员”大量涌现,为人们提供了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也保障了居家办公学习生活需要。
无人机驾驶员
疫情防控期间,一些社区创新启用无人机在高空进行广播播报,宣传防控知识,劝导人员不要聚集,有效助力社区工作者基层防疫,无人机的正常工作和运转离不开“无人机驾驶员”“无人机装调检修工”的支持。
共享员工
所谓“共享员工”就是受到疫情影响,部分岗位难以复工的企业通过共享模式进行短期人员输出,以实现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这种模式分担了企业人力成本、减轻了运营负担,也保障了员工的基本收入,有效缓解了临时性缺工难题。
(来源:新华网、人民网、健康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