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人事 政情 本网 旅游 图片
新华网 > > 安徽频道 > > 正文

当涂县护河镇的90后新农人:同样一块地 种出新希望

2022年05月18日 15:28:49 来源: 当涂县委宣传部

    春夏之交,走进姑溪河南侧的当涂县护河镇,眼前是一片片希望的田野。近年来,该镇鼓励新农人返乡创业,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正从原来分散的小农户,向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为主转型,经营方式也从纯粹的一产种植,发展到一二三产融合经营。

    张盛男:现代化种田能人

    今年刚满30岁的张盛男,出生在当涂县护河镇兴禾村庙前自然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中专毕业以后,张盛男也曾跟着朋友外出务工,当看到家乡的青壮年纷纷选择外出务工导致大量田地荒芜,他感到非常可惜。于是,2014年,他选择回到农村,将人生梦想寄托于大地,在田间地头发挥聪明才智、抛洒辛劳汗水。

    “近年来,国家大力鼓励和推动土地流转,促进农村土地集中连片、规模经营,并针对流转土地的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等出台相关惠民政策。”张盛男说,在兴禾村“两委”的帮助下,他通过流转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的7亩土地建立西瓜大棚,经过多年的坚持和付出,截至目前,他已经流转了500多亩土地用于种植西瓜、水稻和小麦等农作物。他和父亲在2019年一起成立的当涂县明盛水稻种植家庭农场,也于去年被评为市级示范家庭农场。

    作为一名年轻的新型农民,张盛男觉得,相比于父辈,他的优势是可以更好地操作各种机械,更快地接受新技术,更全面地掌握行情动态。几年来,张盛男先后投入40多万元,陆续购买了植保无人机、插秧机、大型拖拉机、旋耕机等设备,凭借着自己的努力钻研以及镇村农技专家的指导,张盛男顺利考取了操作证书,成了操作这些机械的技术能手。

    盛后根:工厂化育秧带头人

    5月,正是水稻播种的好时节。在护河镇青山村种植大户盛后根家的育秧中心,工作人员正在抓紧育秧。

    “经过25天左右的培育,秧苗可长至十七八厘米,就可以送往农田用插秧机栽种了。”该育秧中心包保技术负责人尹治星介绍说,“传统散户育秧需要40天左右,工厂化育秧只需要25天左右,整整节省15天时间。秧盘培育的秧苗可用于插秧机机械插苗,意味着从育秧到插秧均可实现机械化,省时又省力。”

    “前些年没技术、没设备,遇上‘天公不作美’,收入就比较少。现在不仅啥都有了,还有专家教我们种什么、怎么种。”盛后根说。

    据了解,今年以来,该镇严格落实《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成立工作组,责任到人,健全完善考评体系,持续加大日常巡查,不断夯实镇村粮食生产属地责任,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确保粮食安全。同时,通过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夯实现代农业装备支撑,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李梦恒:早熟苗养殖推手

    在护河镇清潭村李家自然村,90后大学生创业者李梦恒家24亩大闸蟹养殖塘口完成了种苗投放。

    “投放的是我们与专业苗种公司合作自主选育研发的新品种早熟蟹‘官圩1号’,这一批蟹苗白籽预计可培育产出1.4万斤优质、无病害早熟蟹扣苗。”李梦恒介绍,“这种新蟹苗长得快,比一般蟹苗成熟早,现在投放的幼苗,又叫河蟹大眼幼体,经过8到10个月精细化培育管理,历经11至12期蜕变,于年底至次年春生长为扣蟹苗,扣蟹苗再经过成蟹养殖户生态养殖后,母蟹在8月份就能成熟,公蟹9月份成熟度可达90%,真正实现早成熟,早上市。”

    近年来,李梦恒开始尝试引进河蟹早上市新品种,新品种上市时间赶上中秋节前河蟹高价期,从而给广大养殖户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李梦恒的24亩早上市品种大闸蟹扣蟹养殖示范点,分为4个标准化苗池,通过引进新品种河蟹蚤体种苗,进行本地繁育扩展养殖,探索早上市河蟹河沟生态养殖模式。下一步,李梦恒还将采取“合作社+公司+农户”的新型农村产业模式,示范推广标准化养殖,进一步做大做强。(吴黎明 姜斯娟)

    

[责任编辑: 钟红霞 ]
敬请关注“新华网”微信公众号

集成阅读

010070130010000000000000011112071128661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