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美美与共,擘画乡村振兴新蓝图-新华网
新华网 > 安徽 > 正文
2023 08/02 16:33:05
来源:淮南市委宣传部

淮南:美美与共,擘画乡村振兴新蓝图

字体:

  近年来,淮南市立足巩固、围绕拓展、着眼衔接,加快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一幅产业旺、农村美、村民富的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强化党建引领,筑牢乡村振兴“桥头堡”

  淮南市强化党建引领,绘制乡村振兴蓝图,书写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粮食连年丰,饭碗端得牢

  近年来,淮南市不断健全“村党总支+社会化服务组织+小农户+银行+保险”的农业大托管机制,保障种粮农民合理收益,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实现了粮食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

  2021年,淮南市出台实施《关于进一步推进农业生产大托管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高位推动“大托管”改革。2022年,635个村、两季183万亩耕地实施全程“大托管”。今年3月23日,淮南市委、市政府召开农业生产“大托管”现场推进会,“大托管”已由“星星之火”呈现“燎原之势”。

  今年,淮南市夏季粮食再获丰收:小麦面积322.1万亩,总产128.42万吨,比上年增长6.8%。广大农户实现了广种粮、多卖粮与增收致富的“同步共频”。

  粮食生产连年丰收

  振兴基础稳,振兴底气足

  打赢脱贫攻坚战后,淮南市坚持用发展的办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

  在田家庵区首届选派干部“擂台比武”大赛上,该区第八批选派干部集体参与这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大比武”。

  赛场上,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选派驻村第一书记以“现场演讲+PPT演示+短视频展示”的方式,晒成绩、谈经验、比干劲、表决心。选派干部在“练”中学习、在“比”中提高、在“赛”中升华,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提高业务能力,为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

  市委组织部、市乡村振兴局不断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制定出台《淮南市选派干部量化考核实施方案》,严格落实选派干部管理实施细则,扎实开展选派工作“六项行动”,每季度组织开展驻村第一书记“擂台比武”。

  聚焦“守底线”,接续成果丰

  淮南市落实《关于进一步完善网格化监测的通知》要求,压紧压实“四级网格”责任,持续加强监测帮扶,坚持常态化走访。

  经过动态调整,淮南市共有监测人口5695户15260人,其中已消除风险4562户12135人,风险消除率79.5%。开展2023年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工作,全市共有应排查人数654459户2511480人,排查进度达100%。

  淮南市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2023年全市共安排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6.62亿元,其中市级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安排6000万元,较2022年市级衔接资金增加300万元,增幅5.3%。大力争取更多中央和省级资金支持,2023年已拨付县区中央和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共计42455万元,较去年增加1108万元,增幅3%。

  做实产业文章,点燃乡村振兴“新动能”

  淮南市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立足本地特色、优势,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擦亮特色产业品牌,健全产业链,促进产业质量效益稳步提高,发挥特色产业更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特色产业,助力振兴

  全市各地将特色产业发展作为振兴的根本之策,将产业兴旺作为振兴的物质基础,健全产业链条,补齐要素短板,长期培育和支持特色产业,拓展产业增值增效空间,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产业支撑。特色产品立住脚、基础夯实后,淮南市聚焦“产业延链”,推动传统农业向种植、加工一体化的现代化农业发展,形成“企业+村集体+农户”联营发展模式。

  大通区孔店乡干部调研农业特色种植

  政企合作,产业带动

  按照“政企合作、产业带动”模式,寿县统筹扶贫资金,与温氏公司合作共建扶贫工厂(猪舍)。扶贫工厂优先安排脱贫户合作养殖或进场务工,助力当地群众走向致富的道路。

  温氏公司通过“公司+农户”方式合作养猪,由公司负责提供猪苗、饲料、技术服务等,生猪达到出栏要求时,公司再予以回购。

  “微园”不小,振兴有路

  近年来,寿县充分利用乡镇闲置房屋及存量用地,大胆探索建设乡镇“小微园”,实行“434”模式,创新衔接资金用途,由到村到户单一补贴向培育到乡镇到县级带动性大的项目转变,由原来扶贫产业项目“小散弱”向产业振兴“精特美”蝶变。

  如今,寿县投入各类资金2.87亿元,实施“小微园”产业项目47个,建立了“企业+乡镇+村集体+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为群众提供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实现了群众、村集体、企业和乡镇“四赢”效果,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淮南市各地将继续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创品牌、拓市场,不断发展壮大现代农业产业链,为乡村全面振兴积蓄蓬勃发展后劲。

  创新基层治理,夯实乡村振兴“基本盘”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在不断完善乡村建设‘硬实力’的同时,各地逐步提升乡村治理‘软实力’。”淮南市乡村振兴局负责人徐权说,“如果说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大抓手,那么另一大抓手便是基层治理创新。”

  环境整治,美景如画

  围绕生态宜居目标,田家庵区曹庵镇投资200多万元对大树村展开人居环境整治,对二东干渠进行了清淤、护坡、硬化、绿化一体改造提升,打造出集亲水观光平台、河边游园、人行步道于一体的景观。改头换面的变化让大树村荣膺2022年度省级中心村。

  文明新风,提振精神

  近年来,淮南市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抓手,不断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进乡村文化振兴。

  夹沟镇着力推动党建与文化互促互融。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和全市首个镇级文联及乡村大舞台,举办了潘集区2022年农民丰收节、庙前村新春联欢会、庆“三八”广场舞大赛、农民歌手大赛等活动。

  留住文脉,文化铸魂

  把乡村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平台,大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着力强化乡村德治教化,有力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和活力。

  淮南市委组织部选择部分基础条件较好的村作为试点,充分利用旧村部、废弃民房、村部空房、村级文明实践站等现有资源建设村史馆,打造农村基层党建新窗口。

  乡镇农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站在新的起点,淮南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踔厉奋进、阔步前行,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在展开。(柏松)

【纠错】 【责任编辑:周雨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