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合肥市政务中心综合楼能源优化项目正式投运。这是安徽省体量最大的政府能源托管项目,预计未来“双子楼”年均综合节能率将达15%以上,每年节约能源费用达200万元以上,变得更加绿色环保,可为广大市民提供节能舒适的办公办事环境。
合肥市政务综合楼于2005年建设完成,总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主楼造型为两栋叶片状对称型建筑,被称为“双子楼”。
为了减少能源消耗,助力合肥政务区打造全省低碳片区试点,合肥市政务综合楼管理单位和合肥供电公司、安徽综合能源公司对接,量身定制一套综合能效管理新方案。
方案秉承节约费用原则,采用国内先进的节能新技术和新设备,新建或改造了合肥市政务综合楼的绿色照明、冷热源机房、空调末端、雨水回用、高效绿化灌溉等系统,同时对变电站无人值守、气象站等系统进行优化,几乎涵盖所有用能环节。
其中,约两万只照明灯具全部更换为能耗更低、使用寿命长的LED光源;新雨水回收系统可收集并过滤日常降雨,经消毒处理后,满足环道区域室外绿化、园林景观的喷灌需求;重点对影响采暖制冷的设备进行变频控制改造,增加温度压力传感,搭建自动调节系统,降低不必要能源消耗。
历时近一年的改造建设后,本月合肥市政务综合楼能源优化项目正式投运。在新设立的合肥市公共机构节能中心内,一张大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合肥政务综合楼的实时用能情况、碳排放强度、区域能耗排名等数值。
经测算,改造后的合肥市政务综合楼年均综合节能率将达15%以上。其中,每年预计可节约用电量257.2万千瓦时,节约蒸汽用量2049.22吨,节约用水量7603.2立方米,减少标准煤551.26吨,总体节约能源费用达200万元以上。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吴奇 通讯员 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