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2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奖揭晓。由安徽农业大学、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申报的“玉米饲用籽粒与加工品质改良调控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发应用”项目脱颖而出,荣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核心成员之一的丰乐种业玉米研究院副院长崔明亮同时获受表彰。
据悉,每年一评的安徽省科技奖分为自然科学、科学技术进步和技术合作三类。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作为省科技奖的一种,是安徽省政府设立的一项重要荣誉称号,旨在表彰在科技创新和进步方面取得杰出成就和突出贡献的个人、团队和单位。
“此次获奖离不开丰乐种业玉米研究院扎实的科研实力与创新能力作为支撑。”崔明亮表示。
作为丰乐种业玉米产业创新“孵化器”的丰乐种业玉米研究院成立于2019年4月,通过融合丰乐种业原有玉米科研团队和四川同路玉米科研团队组建而成。下设12个课题组和12个育种站品种,研发品种涵盖黄淮海、西南、东北、西北四大生态区。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北京农林科学院、华中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等单位建立了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现有科研人员40多人,其中博士2人,硕士10人,高级及以上职称十多人。团队先后入选合肥市庐州产业创新团队、安徽省第十五批“115”产业创新团队。近年来,共选育出60多个国审、省审玉米新品种,申请植物新品种权222项,获得新品种授权31项,主持或承担国家、省市科研项目20多项,申请专利2项。
“我们是国内较早采用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的科技企业,自主选育高频诱导系,同时与国内科研院所合作,引进单倍体组培加倍、芽苗加倍等先进技术手段,提高了单倍体育种效率。”崔明亮介绍,“通过开展玉米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玉米单倍体组培加倍等生物育种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我们构建完成了公司玉米主要品种及骨干亲本、核心材料的指纹图谱,用于快速鉴定品种真实性和品种权保护;同时对SNP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等新兴生物技术,结合公司实际进行应用研发。”
近年来,丰乐种业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立市场化科研体系,自主创新与对外合作相结合,大力整合优势创新资源,加快提升种业科研创新能力。农作物品种和种质资源建设硕果累累,近两年共有61个玉米、水稻等品种通过审定,其中国审品种47个;建设了种质资源库,保存各类种质近12000份,被确定为合肥市玉米种子资源库。此外,公司还与更多“大咖”合作,掌握了多项“压箱底”技术。水稻联合育种创新研究院引入南京农业大学万建民院士团队,吸收四川天豫兴禾作为科研力量的“生力军”;掌握两项水稻生物育种重大关键核心技术,玉米热带种质资源在温带的利用与品种培育全国领先;公司所承担国家、省级科研重大项目不断取得突破,为守好农业“中国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不断作出新的贡献。(甄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