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徽商集聚的现代化都市圈-新华网
新华网 > 安徽 > 正文
2023 12/21 14:47:07
来源:安徽日报

打造徽商集聚的现代化都市圈

字体:

  12月20日下午,2023徽商助力安徽高质量发展大会暨徽商总会成立大会合肥都市圈产业对接会在合肥召开。大会旨在持续提升合肥都市圈城市能级,发挥圈内城市各自优势,进一步延链补链强链,打造徽商集聚的现代化都市圈。

  塑造新动能

  “合肥都市圈是要素资源通畅流动、科创产业融合发展的都市圈,主要具备交通物流便捷高效、科技策源优势突出、产业集聚态势良好、营商环境优化升级4个方面的优势。”省发改委副主任钟岚介绍。

  交通物流方面,公路、铁路、空运、水运立体衔接联动的综合交通网络基本构建,城际轨道交通加快推进。引江济淮航运工程、合肥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等标志性项目顺利实施。合肥陆港型和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进入国家建设名单。

  科技创新方面,圈内各市充分依托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强大支撑,组建了芜湖微波太赫兹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六安极端环境材料与特种工艺联合实验室、淮南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研究中心等一批科创平台,科技成果“沿途下蛋”成效持续显现。

  产业集聚方面,合六经济走廊、合淮产业走廊建设扎实推进,圈内各市围绕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新型显示、集成电路等重点领域,优化分工、强化协作,形成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营商环境方面,全面实现与沪苏浙城市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加快建立政策兑现“免申即享”和资金“一键直达”机制,最大限度降低制度性成本。

  “合肥都市圈”从“省会经济圈”发端,经历“合肥经济圈”的壮大,正不断蝶变升级,为安徽跨越赶超提供强大新动能。

  探索新路径

  会上,合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泉围绕“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合肥都市圈产业发展”作介绍;淮南市、滁州市、六安市、马鞍山市、芜湖市、安庆市政府负责同志推介本市优势产业,并介绍在合肥都市圈框架下实现联动发展路径。各市尽展风采,唱响“七子之歌”。

  产业是经济之本、发展之基。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都市圈的蓬勃发展,为徽商大展拳脚提供了广阔舞台。此次会议中,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曹仁贤、安徽英发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发玉、安徽浩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周丽梅等,代表徽商企业家交流发言,大家畅谈在安徽创业的感受和体会,感谢政府对徽商企业家的大力支持,表示今后将与都市圈企业一道,携手共进,合作共赢。

  传承徽商精神,凝聚徽商力量,需要更多力量协同发力。会上,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安徽省分行、华安嘉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肥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协会、安徽自贸试验区芜湖片区、安庆市规划院等以“金融助力推动合肥都市圈园区合作”“打造基金丛林,推动都市圈产业联动发展”“合肥都市圈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自贸区间联动发展,打造开放桥头堡”等为主题,分别作项目路演和主题发言,为徽商助力都市圈发展建言献策。

  合作之“花”,未来将绽放产业之“果”。会上,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六安市分行与六安市金安区政府、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滁州市分行与滁州市定远县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合肥市庐江县、瑶海区政府与六安市金安区政府签订合六共建园区框架协议,合肥市长丰县政府与滁州市定远县政府签订合滁共建园区框架协议。

  扬帆新起点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未来的合肥都市圈,将更加充满活力、生机勃勃。省发改委副主任钟岚表示,按照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创新型现代化都市圈的发展目标,合肥都市圈正在加快构建“一核两轴三环”的空间布局,推进建设高效协同的通勤圈、产业圈、生活圈和安全圈。

  以此次会议为新起点,集聚千万徽商之力,合肥都市圈建设即将迈入新征程。“今后我们将立足合肥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功能定位,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与圈内各市携手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创新体系协同共建、产业专业化分工协作、公共服务便利共享、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安全保障一体联动、对外开放协同共进,高水平建设创新型现代化都市圈。”张泉表示。(记者 许蓓蓓)

【纠错】 【责任编辑:刘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