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州到徽州用数字技术种田-新华网
新华网 > 安徽 > 正文
2023 12/21 15:14:40
来源:安徽商报

从苏州到徽州用数字技术种田

字体:

  黄文:看中黄山的数字经济发展空间

  

  仲冬时节,在黄山市屯溪区奕棋镇瑶干村,一片片新翻的耕田映入眼帘,绿油油的油菜苗铺满了田间地头。这一幕幕场景通过黄山徽扬物联科技有限公司的乡村振兴智慧管理系统实时传输到公司的指挥大屏。通过数据平台,可以精准地监测到种植基地的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及农事信息。

  从最初的古建筑物联防火大数据平台,到如今的致力于数字化和传统农业的有机融合,黄山徽扬物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文与团队通过运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为社会治理、数字乡村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帮助客户降本增效,提升效率和智能化决策能力。黄山徽扬物联科技有限公司的两位创始人,黄文和汪康以物联网为切入点,踏上了创业之路。从苏州回到黄山,创业这条路两人走了近十年。

  从走出黄山到回归黄山

  公司的创立源于两个年轻人的逐梦之举。黄文与汪康曾是苏州一家科技企业的同事,同为从黄山走出去的年轻人,两人始终没有忘记家乡黄山赋予他们的那一份深深的色彩。

  2014年,他们回到故乡黄山,共同创办了黄山徽扬物联科技有限公司——一家专业从事物联网与大数据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对于两位创始人来说,创业不仅意味着事业踏上新征程,更圆了长久以来的“归乡梦”。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徽州人,黄文说道,“我们创业的初衷就是希望能够利用现代数字化技术为家乡做出贡献。”这是他的家乡情结,也是看中了家乡的数字经济有发展空间。

  三台电脑的创业之路

  回顾近十年的创业历程,黄文感慨万千,创业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刚刚回到黄山时,我们连办公地点都没有。”在公司初创阶段,仅有三个人和三台电脑,并将屯溪老街办事处旁的咖啡馆作为临时办公地点。经过长达半年的咖啡馆办公经历,三人终于在屯溪区珠塘社区的帮助下拥有了自己的正式办公场所。

  如今,在黄山徽扬物联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台上,最显眼的位置仍然放置着当年创业阶段的三台笔记本电脑。

  “这‘三位元老’见证了公司的发展历程。我们将其摆放在这里,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牢记来时路。”黄文认为,黄山市拥有“徽州”和“黄山”两个天然IP,而古建筑更是徽州的一个名片,“我们希望在一些特色领域去给黄山打造应用场景”。

  在黄文的记忆中,屯溪老街自童年起便是烟火气十足的地方,既是景区,也是当地居民居住的场所,老街夹杂着青涩少年时的回忆,让这个年轻人对老街有着不一样的感情。

  在得知即将对屯溪老街进行提升改造的消息后,两位创始人在屯溪老街找到了他们的创业灵感。于是他们的第一个项目应运而生:在屯溪老街搭建一个古建筑物联防火大数据平台。

  屯溪老街坐落于黄山市,是中国保存完整、具有南宋和明清建筑风格的古代街市,由数百幢徽派建筑构成,被誉为流动的“清明上河图”。但由于这些古建筑大多为木制结构,耐火等级低,且建筑密度大,一旦发生火灾,迅速蔓延,损失则难以估量。随着屯溪老街商业形态的多元化发展,老街的防火应急工作遇到诸多挑战。

  为了更好地解决日常消防中的隐患,创业团队开始在屯溪老街进行“沉浸式”研发。他们几乎每天都会“泡”在老街里,这种“沉浸式”研发方式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老街的实际情况,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黄文负责市场开拓,汪康则负责技术研发。“整条街三百多个古建筑,每个角落我和我的团队都去走过。”黄文说道。在那个时期,还会有一些商家对组装防火系统是否会对他们的房屋风貌和经营产生一定的影响表示了疑虑,为此技术团队利用最新的无线通信技术,在不影响古建筑风貌的前提下完成预警,成功解决了这个痛点。

  经过两年多的打磨,他们将物联网、GIS、大数据分析及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应用于古建筑保护上,推进“人”“技”“物”的有机结合,建立了消防智能监测、一键预警、科学处置的消防应急智能化平台,实现了古建筑防火的巨大突破。“将古建筑防火从原来的‘被动防守’变成了‘主动预防’。”黄文说道。

  这一技术在屯溪老街和歙县徽州古城中都得到了实际应用,也是当时全国首个功能最全、应用面积最广的利用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实现的古建筑群智慧消防应用平台。

  创业进入3.0时代

  如今,新的课题摆在了黄文的眼前。“如果说之前是1.0、2.0阶段,那么现在创业进入了3.0时代,将数字化赋能城市治理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作为企业发展的突破口,‘以点带面’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黄文说。

  “想要做大做强,还需要结合当地的特色,与当地的产业相结合。”在黄文的眼中,作为全国知名旅游胜地的黄山,其乡村地区也有着独特自然优势和魅力。

  今年夏天,黄文和汪康就带领着研发团队来到奕棋镇瑶干村流转了240余亩撂荒地,开展高产示范种植,打造专业、精准、智能的水肥一体化系统和AI专家种植系统。他们计划通过不断提高农产业抗风险能力和科技创新力,实现农作物种植、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全程数字化、标准化管理,打造全链条可溯源农业新典范。

  黄文介绍,目前项目核心团队主要由农业种植专家、数字化专家、土壤生物学专家等组成,目标是通过运用数字化、机械化、土壤生物学等现代农业技术探索出一条适合山区丘陵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农业产业道路及共富模式。“近几个月来,我们团队已经采用现代化模式服务农田5000余亩。”

  从成立之初的3人,发展为如今拥有90余名员工、79项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公司。黄山徽扬曾先后获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安徽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安徽省大数据企业、安徽省商标品牌示范企业、黄山市现代服务业企业10强、黄山市和谐劳动关系示范单位。瑶干村现代化农业基地也获得了“安徽省数字农业工厂”和“安徽省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称号。

  对于未来,黄文充满了信心,他希望可以继续用自己的所学所想,去帮助家乡解决问题,扎根黄山,放眼全国,积极投身数字化领域,为数字化产业发展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徐宏博

【纠错】 【责任编辑:吴万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