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池州市贵池区的商之都商圈,有一个红色小屋特别引人注目。
这间名叫“暖心驿站”的小屋虽然面积不大,但功能齐全。小屋内设有卡座,有声图书馆、冰箱、饮水机和微波炉等设施,为户外劳动者提供了一个“到家”的温馨体验。小屋外,还设置了一排电动车充电桩,方便骑手们休息时能给电动车就近充电。
随着新业态的蓬勃发展,外卖送餐员、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日益成为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的工作环境和待遇问题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池州市用实际行动关心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截至目前,该市投入资金200余万元,建设运营了584个服务站点(工会驿站),累计服务户外劳动者超过50万人次。
除了建设暖心驿站外,池州市还注重从制度层面保障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权益。市总工会联合多部门出台了相关政策,规范了新业态企业的用工行为,保障了新就业群体的合法权益。同时,市总工会还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帮助新就业群体提升技能水平,增强就业竞争力。
在资金保障方面,池州市总工会设立了100万元的工会驿站建设专项资金,各县区工会也加大了投入力度。这些资金不仅用于驿站的建设和提升,还用于购买各种设备和提供其他服务。
池州市总工会还联合人民银行池州市中心支行、市邮政管理局、市住建局、市卫健委等共建单位,对市区新建、提升的工会驿站站点进行实地考察,对工会驿站选址布局、服务功能设置现场提出指导意见。
“寒冬虽寒,但驿站很‘暖’,让我们这些外地人更加坚定了在池州扎根和安心工作的决心。”外卖小哥张涛说。
为了更好地服务新业态群体,针对当前驿站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池州市总工会将联合共建单位,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多渠道广泛宣传示范站点在“建、管、用”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让广大户外劳动者敢进、愿进、乐进驿站享受服务。同时,还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最美”驿站和“明星”站长的评选工作,以提升各站点及站长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服务意识,并按照“谁建设、谁负责”的原则进行日常运行管理和监督,使工会驿站真正成为户外劳动者的爱心驿站、服务驿站和宣传驿站。记者 倪 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