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小车间” 就业“大民生”-新华网
新华网 > 安徽 > 正文
2024 04/19 08:45:16
来源:安徽日报

乡村“小车间” 就业“大民生”

字体:

  “今年车间用工人数增至220名,都是当地留守妇女。”近日,淮北盛德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建坤告诉记者,企业发展离不开地方支持,现在入驻的两个车间均为淮北市烈山区古饶镇投资兴建,总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年租金只需15万元。

  “在招工方面,当地政府帮我们在周边村居宣传推广,年初吸纳了不少新员工加入。”王建坤说。

  今年43岁的古饶镇半峭社区居民徐召艳就是受益者之一。徐召艳经社区介绍到缝纫车间工作,“工作时间自由,每天五六个小时,一个月下来就有近2000元收入。”徐召艳说。

  去年以来,淮北市通过建立健全就业帮扶长效机制,持续推进乡村振兴车间建设发展,着力把车间打造成为促进稳岗就业、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平台,让越来越多的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让“小车间”托起了“大民生”。

  淮北市研究制定《加快推动乡村振兴车间转型发展工作实施方案》《切实加强就业帮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细则》等系列文件,推出“企业吸纳脱贫劳动者补贴”“脱贫稳就业技能培训补贴”“创业担保贴息贷款”等一揽子优惠政策。同时,出台乡村振兴车间认定办法认定细则,根据带动就业人数不同进行认定,目前已授牌“乡村振兴车间”9家、“乡村振兴示范车间”8家、“乡村振兴工厂”11家。

  该市还制定“按照不低于800元/人标准给予开展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培训的企业补贴”“对直接带动脱贫户(监测户)发展产业的乡村振兴车间,鼓励其申请创业担保贷款,按规定享受财政贴息”等支持政策,目前已开展脱贫稳就业技能培训36期、培训1803人,发放培训补贴194.36万元;发放各类担保贷款7笔,发放扶持资金80万元。

  淮北市各县区立足当地资源,紧扣服装加工、特色种养、手工饰品制作等乡村主营业态,因地制宜建立乡村振兴车间,吸引劳动密集型企业入驻,形成“企业有效益、村民有工资、村里有租金”三方共赢局面。

  截至今年3月底,淮北市建立并投入运营乡村振兴车间45个,带动2100余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记者 吴永生 通讯员 谢 琼)

  

  

  

【纠错】 【责任编辑:吴万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