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引领“小螃蟹”走向“大市场”-新华网
新华网 > 安徽 > 正文
2024 10/29 08:37:09
来源:马鞍山日报

合作社引领“小螃蟹”走向“大市场”

字体:

  连日来,当涂县塘南镇白马村的海滨水产品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一派繁忙,养殖户们个个干劲十足,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清晨,社员杨夕多驾驶着小三轮车,送来了刚刚捕捞的新鲜螃蟹,合作社的工作人员按照螃蟹的规格和品质进行细致分类、定价,经过专业的捆绑与保鲜包装,每一只螃蟹都将以最佳状态跨越千山万水,送达全国各地的餐桌。

  “目前,三两以上的母蟹需求量较大,线上订单量远超预期,市场需求旺盛,每亩产值预计可达8300多元。”合作社负责人杨海兵一边挑选着精品螃蟹,一边介绍道。这些精心挑选的螃蟹,个个青背白肚,不时吐着泡泡、挥舞着双螯,活力十足。

  2011年成立的海滨水产品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一直专注于本地水产品养殖与销售,为了带领更多农户增产增收,合作社采用了“基地+农户+合作社+公司”的经营模式,并建立了标准化河蟹养殖基地,引进了先进的平台和物流团队,为螃蟹养殖、捕捞、收购、暂养、包装、储运、销售等提供了一条龙服务,经过多年探索,实现了螃蟹产得出、销得掉、卖好价的目标。

  “单打独斗已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抱团发展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杨海兵深知这一点,他积极吸纳周边养殖户加入合作社,为他们提供精品蟹苗、技术指导、组团销售等全方位支持。如今,合作社成员已从最初的几户扩展到132户,养殖基地占地8600亩,年产螃蟹约650吨,年产值高达5500多万元。

  白马村在合作社的引领下,正逐步发展成为以科技创新为驱动、集绿色生态科技养殖于一体的特色产业。2023年,全村河蟹产量达到350吨,渔业总产值高达2500万元,人均渔业收入达到33452元,实现了“好水养好渔,好渔好收成”的美好愿景。

  “家门口的合作社不仅服务好,收购价格也公道,我们卖螃蟹不用跑远路,也不用担心螃蟹卖不出去了。”养殖户赵双喜开心地说。在塘南镇,每个村都有了合作社,抱团发展成为越来越多养殖户的选择。

  下一步,塘南镇将继续坚持合作社模式,不断提高养殖技术、优化产业结构,共同书写乡村振兴的美好篇章。(通讯员 廖志伟)

【纠错】 【责任编辑:钟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