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车是带动汽车零部件产业集聚发展的关键,“群主”“链主”企业是支撑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发展的重要力量。
但是,像濉溪县这样既不临近整车企业又缺乏核心零部件企业,在汽车产业的发展大势下显得有些“两头不靠”的县,并不在少数,应该如何发展?
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明确提出加强南北合作共建接续政策供给,推进皖北重点产业集群建设,突出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绿色食品等重点产业,推进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支持蚌埠—淮南、宿州—淮北一体化协同发展,推动皖北地区全面振兴。
近年来,濉溪县依托自身产业优势,积极推动铝基金属材料向新能源车身、汽车零部件、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壳体等高端产品延伸,采取“双招双引”、服务支持等措施,努力培育有特色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
培育“百亿企业”
生产线上机声隆隆,工人有序包装,一卷卷泛着银光的电池箔产品陆续下线。在濉溪经济开发区内,安徽中基电池箔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派繁忙景象。
安徽中基电池箔科技有限公司是淮北市委、市政府重点培育的“百亿企业”。其前身为安徽美信铝业有限公司,2017年,安徽美信铝业被广东万顺集团旗下子公司江苏中基新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收购,2021年组建安徽中基电池箔科技有限公司。记者在安徽中基看到,厂区内有铸轧、冷轧、箔轧和精切四大车间,具有铝箔加工全流程生产技术设备。
“我们是按需生产,去年,二期年产7.2万吨高精度电池箔项目全部建成投产,一期和二期项目年产值20多亿元。”安徽中基电池箔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瞿竞成告诉记者,三期是年产10万吨动力及储能电池箔项目,目前该项目已进入设备调试阶段,全面建成后,他们将拥有20条动力电池箔生产线,预计每年新增产值20亿元至30亿元,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电池箔专业工厂和一流的车规级铝箔供应商。
企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当地就业。38岁的吕向前是安徽中基电池箔科技有限公司精切主操作手,也是精切车间的班长。“之前,我一直在杭州一家公司上班,后来看到家乡也有适合的岗位,就回来工作了,既方便照顾家里,待遇也不错,我很满意。”吕向前告诉记者。
安徽中基电池箔科技有限公司只是一个缩影。濉溪县立足自身产业优势,大力培育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及相关配套产业,积极引进汽车零部件企业,用小部件撬开大市场。
“我们开发区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汽车发动机及发动机活塞、动力电池箔、汽车水泵、油泵、汽车减震器、刹车片暖风电机等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濉溪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接下来,将继续努力挖掘汽车零部件企业潜力,不断提升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水平,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铝基新材料为基
位于濉溪经济开发区的安徽锡濉机械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同样红火,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设备,整个生产过程紧张而有序。
该公司总经理韩亮介绍,安徽锡濉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9月,是一家主要从事飞轮壳、调温器、出水管等发动机零部件的生产和制造企业。目前,公司拥有10台低压、16台重力生产设备等,具备年产500万件的加工能力。
“之所以选择落户濉溪县,主要是因为濉溪营商环境比较好,政府服务到位,而且周边电解铝产业发展得好,可以实现铝水直供,一定程度减少了我们的成本。”韩亮告诉记者,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2800余万元。目前,企业处于边生产边建设阶段,预计今年实现产值可超1亿元。
营商环境没有最优,只有更优。近年来,濉溪县坚持用市场的逻辑谋事、资本的力量干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措并举吸引企业入驻,助力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们公司总部在浙江温州,那边土地资源相对紧张,生产要素价格和人力成本也相对较高,后来,我们通过招商引资来到濉溪县,在这里不仅能获得更充足的土地资源,还能享受到当地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对我们企业而言,还是很‘划算’的。”安徽北工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帆说。
这家生产汽车发动机部件的企业,自2017年下半年投产以来发展快速。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625万元,税收140万元;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2140万元,同比增长31%,税收102万元。如今,该公司已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是一家专精特新企业。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濉溪县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9个,其中汽车零部件类项目有7个,总投资23.63亿元。
此外,为了更好地推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前不久,淮北市举行汽车领域“专家皖北行”专题活动,探讨加快推进铝基新材料产业融入汽车产业发展生态,聚焦皖北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转型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共谋共商,推动各方资源加快向皖北流入,助力专用车集聚发展、零部件转型升级和后市场提质增效。
“依靠铝基新材料,但不止于铝基新材料,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的背后,是濉溪县良好的营商环境。接下来,我们将继续以优质服务提升招商软实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聚焦高端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等产业精准招商,持续补短板强弱项,破解项目签约、开工梗阻等问题,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濉溪县有关负责人表示。
“智改数转”升级路
“以前,我们生产零部件产品全靠人工,一天只能生产成品1万多套,效率和产品合格率都比较低,现在好了,数控设备和机械臂的运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一天能生产成品2万套。”安徽斯瓦克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许艳告诉记者。
安徽斯瓦克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汽车摆臂、悬挂球头、拉杆球头等汽车零部件企业。2019年以来,该公司为了扩大产量,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对部分车间进行数字化改造,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同时,也降低了企业的成本,助力数字化转型升级。2021年,该公司获得省级“高成长小微企业”“数字化车间”荣誉称号;2023年荣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未来,我们将充分利用自身品牌、网络、研发等优势,广泛寻求行业内的横向联合,助推企业向全面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许艳说。
数字化车间是现代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环节之一。近年来,濉溪县抢抓机遇、统筹长远,“数”“智”赋能传统产业,扎实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围绕高端化、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绿色化、创新化“六化”方式,实施规模工业企业再改造工程,建立数字化转型升级项目库,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据了解,2023年,濉溪经济开发区入选安徽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
“数字化转型是制造业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一招。我们将以数字化转型促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助力皖北全面振兴。”濉溪县相关负责人表示。(记者 张彩莉 吴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