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郑蒲港新区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提升管理效能、补齐短板弱项,积极争创“最干净城市”,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关注、最迫切的城市难点问题,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为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建设口袋公园 让市民乐享生活
镇淮公园是新区建设的其中一座“口袋公园”。该公园融合低碳生态、海绵城市、空间功能等元素,注重周边居民需求以及区域生态需求,努力打造人与自然相互融合的景观。
今年以来,新区以推动城市品质建设为重点,完善停车场、城市公厕、垃圾中转站等城市配套设施建设与维护,新建3座小区停车场、1座产业园公共停车场和1座小区附属公共停车场建设,新增城市停车泊位数2499个;对建成区公厕和垃圾中转站进行检修,谋划改造和新建垃圾中转站;推进城市公园、城市绿道、绿地开放等建设项目,完成镇淮公园和1公里城市绿道建设;选取镇淮公园、安师大附小北侧绿地等2处区域划定开放共享区域,完善公园绿地适老适儿设施。
整治市容环境 扮靓城市面子
“为了改善市容环境,新区投入50万元对赵上路便民市场进行改造升级,设置了遮阳遮雨设施,规划了经营区域,引导摊贩入‘点’经营,目前有将近200个摊位。”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大队队长汪志强说,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结合开展“联合执法进小区”专项活动,对赵上路进行了集中整治,为小区居民营造干净、整洁、有序的环境。
新区以争创“最干净城市”为契机,组织开展市容环境整治“百日行动”、违法建设长效治理、占道晒粮专项治理、渣土运输专项整治等“大清理、大整治”行动,发现并整改各类市容环境问题1800余个,查处违法行为137起;落实沿街门店“门前五包”,签订率达100%,建立市容环境管理长效化机制;加强户外广告及招牌设施监管,建立大型户外广告立面管理台账,确保信息安全;开展道路暗区整治,对重点路段路灯设施进行增设或改造,对新区公园、绿道增加亮化照明设施;规范“九州金街”夜市经营行为,促进城市夜间经济发展。
推进垃圾分类 营造良好环境
今年以来,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组织物业志愿者开展落实政策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宣传单页、组织观看垃圾分类宣传视频、发送生活垃圾分类公益短信等方式进行宣传,累计发放宣传单页4000份,组织集体观看垃圾分类视频50次,为生活垃圾分类的实施奠定群众基础。
新区以强化生活垃圾综合治理为抓手,推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建成区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了100%,制定了《郑蒲港新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建成垃圾分类亭58处,垃圾分类屋2处,覆盖住户数达15730户。
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新区将聚焦城市管理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全面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实现新突破,持续改善城市面貌、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新城区。(柴胜松 丁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