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六安市秉持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与产品供给并重的理念,全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仅完善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框架,更显著提升了民众在文化领域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在提升服务品质方面,深度挖掘本地丰富的红色文化与淠史杭文化资源,通过精心创作与展演,如《大别山之恋》《金刚台姐妹花》《情系淠史杭》等剧目,生动展现地方特色文化魅力。同时,积极开展系列文化活动,包括第七届中国红色微电影盛典、鄂豫皖三省五市第二届大别山民歌邀请赛、大别山首届古诗词大赛等,为市民提供多元化的文化盛宴。值得一提的是,六安市创新性推出“月光音乐盒”音乐沙龙,连续举办30场演出,获得广泛好评。在此基础上,六安市原创歌曲《幸福河》等2个节目成功入选安徽省舞台艺术优秀节目创作扶持计划,民歌节目《高山顶上搭歌台》荣获第三届“池州杯”长三角民歌邀请赛最佳创编奖,彰显了其在文化艺术创作领域的实力与潜力。
鄂豫皖三省五市第二届大别山民歌邀请赛 六安市文化馆供图
在优化配送效能上,巧用 “点单式” 服务模式,精准对接群众文化需求。据统计,2024年以来,已累计举办各类群众文化活动4.5万余场,服务覆盖群众高达1500余万人次。举办乡村“四季春晚”730余场,金寨县大湾村入选2024年全国春节“村晚”示范展示点。通过打造“皋城文艺课堂”品牌,设立“社区艺校”教学点,该市共举办公益课986班次,服务群众1.9万人次,有效提升了市民的文化艺术素养。在全国文化舞台上,六安市原创节目《咱们村里有村晚》《为梦想打上追光》亮相央视南北小年夜“村晚”,庐剧《金刚台姐妹花》入选安徽省优秀舞台艺术作品下基层演出剧目,“六安市乡村文化特派员”等5项品牌活动荣获省级表彰,充分体现了其文化配送的高质量与精准度。
在拓宽服务覆盖广度层面,紧密结合乡村文化振兴战略,每年投入超过上千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公共文化场馆的免费开放及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通过这一举措,2024年以来,全市已成功改造提升32个公共文化空间,22家县级以上公共文化场馆接待客流量达486万人次,数量位居全省前列。其中,金寨县图书馆入选文旅部全国基层公共阅读服务推广项目,舒城县图书馆-南荷书屋荣获全省“十佳夜读空间”称号。
舒城县图书馆-南荷书屋 舒城县文化馆供图
六安市将继续深化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探索创新,为民众提供更加丰富、多元、高品质的公共文化服务,持续点亮城市品质生活,推动地方文化事业迈向新的高度。(尹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