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家事促和谐-新华网
新华网 > 安徽 > 正文
2024 12/23 09:40:57
来源:安徽日报

调解家事促和谐

字体:

  “感谢你们,让我外孙女的生活有了保障。”12月18日,提及妇联替自己维权的事,宣城市民汪先生仍然很激动。

  汪先生的女儿患重度残疾,现随汪先生夫妻一起生活,外孙女也长期由汪先生夫妇抚养。汪先生的女儿和外孙女均享受低保,但外孙女的低保金打在女婿胡某某的账户上,未用于孩子的生活开支,他们多次讨要无果,只好求助妇联。

  了解核实相关情况后,宣城市妇联“萱姐姐”婚调室第一时间联系胡某某,向其阐明低保政策,告知孩子的低保金不得挪用。同时联系胡某某户口所在地民政部门和居委会一起做工作,经过多次沟通协调,最终解决了问题。

  宣城市妇联权益发展部负责人刘琼介绍,近年来,婚姻家庭类矛盾纠纷不断增多,如何及时发现、适时调处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成为一道社会治理难题。“我们把家庭作为参与社会治理的切入点,着力破解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发现难、化解难、提效难’的问题,努力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体系中更好地发挥家庭作用。”刘琼表示。

  针对“家丑不可外扬”等传统观念导致的矛盾纠纷隐蔽性强、“发现难”问题,宣城市妇联实行线上线下“双线摸排法”,实现“12345”“12338”双号并行,首次建立涉及妇女儿童相关法律政策的专业知识库,开展应答接听培训,保障长期稳定的服务质量。线下建成705个村(社区)妇儿维权服务点、90个乡镇妇儿维权服务站,并推行“执委活动日”制度,强化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排查力度。

  聚焦“化解难”问题,宣城市通过全面建立工作台账开展分类化解。比如,对一般家庭纠纷由妇联干部采取跟踪回访、情绪疏导、关爱谈心等措施跟进化解;对家暴、财产分割、抚养赡养等涉法涉诉纠纷,由县级妇联、相关部门及镇街联合调解。

  宣城市妇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维权服务,由市妇儿基金会承接市本级“萱姐姐”婚调室婚姻家庭纠纷预防化解(关系辅导)服务项目,组建以婚调员为骨干,律师、检察官、教师、心理咨询师等多方力量为补充的婚调员队伍。同时,将婚调工作纳入全市各级妇联执委、妇女“法律明白人”培训内容。该市还建立婚恋家庭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协作机制,健全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部门联动机制。

  今年以来,宣城市妇联系统排查婚姻家庭纠纷1209件,成功化解996件。宣州区“莲姐调解室”、绩溪县“幽篁里婚调室”、旌德县“娘家人个性化调解室”入选全省首批“皖家平安”婚姻家庭纠纷调解示范室。记者 张敬波

【纠错】 【责任编辑:李东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