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六安市深化“文旅+百业”“百业+文旅”融合发展,不断提升产品供给能力,丰富消费业态和场景,着力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发挥文化赋能、旅游带动作用,打造更多更具特色的文旅融合新产品、新业态,让旅游业更好服务美好生活,营造好戏连台、主客共享、近悦远来、美美与共的新气象,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深度:立足资源禀赋 推进文旅深度融合
六安市作为大别山革命老区的中心城市,持续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创新打造“研学大别山 行走的思政课”研学旅游品牌,推进研学旅游全域化、品牌化、市场化发展,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与旅游价值。在多方协力、共同推进下,六安研学旅游市场持续扩大,2024年以来,全市接待研学游客2850万人次,同比增长26%。
火热的市场也推动着大量社会资本涌入六安市研学行业,参与到研学营地的建设中。霍山县迎驾春风研学营地总投资2.5亿元,可满足亲子游学、劳动教育、红色培训等多样化的需求,同时容纳1500名学员开展活动,为青少年学生提供校外教育平台,助力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2024年,该营地接待游客约12万人次,营收超1500万元。
加强文物保护是助推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举措。近5年来,六安市投入近3亿元,实施文化遗产保护工程170余项,文物类建筑基本实现应修尽修。在全省率先立法出台《六安市革命遗址遗迹保护条例》,建立革命文物保护资源数据库,持续推动应保尽保。
高度:指引业态发展 业态场景持续上新
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聚焦发展全域旅游,精心编制并发布了《六安市文旅融合新业态发展指引》,不断培育发展文旅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逐步把文化和旅游业打造成六安高质量发展的支柱产业,建设全国知名红绿交融文旅康养基地。
如今,从春季到冬季,从空中到地面,从水上到林田,从农房到民宿,从滑雪到温泉,从演艺到赛事,六安市文旅产品持续“上新”,实现全域旅游、全季美丽,各类特色文旅项目频频“出圈”,“燃”动消费热情。
六安市文旅局局长秦国伟表示,下一步,六安市将积极探索构建现代化旅游体系,持续丰富乡村休闲、康养旅居、红色研学、冰雪运动等产品供给,加快建设全国知名红绿交融文旅康养基地。
广度:构建传播体系 市场知名度显著提升
六安市坚持系统设计、整体推进,构建全方位文旅传播体系,实施文旅惠民消费季系列活动,实现六安推介创新表达,持续擦亮“绿水青山 红色六安”品牌。2024年,全市接待游客687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22亿元。
以活动为载体,六安市围绕“春游江淮 花开六安”“清凉一夏 避暑六安”“璀璨金秋 丰收六安”“滑雪温泉 童话六安”开展“四季六安”主题宣传,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也让六安文旅品牌在一次次传播中更加深入人心。
围绕“文旅惠民促消费 欢欢喜喜过大年”主题,推出6大主题、共计700多场文旅贺新春系列活动,丰富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全方位满足市民与游客节日需求,通过产品“上新”带动游客“走心”。
六安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全市共发放文旅消费券710万元,直接带动消费1.25亿元,六安市荣获“520”安徽文旅惠民消费季“消费促进先进单位”。
力度:完善服务体系 激发文化传播活力
六安市持续完善公共服务提供机制,探索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健全社会力量参与机制,提升公共文化设施使用效能,创新拓展“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优化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全市现有公共图书馆8个、文化馆8个、博物馆纪念馆10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40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825个、城市阅读空间34个,新、改建公共文化空间32个,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实现全覆盖。2024年,22家县级以上公共文化场馆接待客流量达516.8万人次,客流量位居全省前列,真正地让文化惠民在基层播得好种、扎得深根、开得好花。
“每年举办的‘村晚’,不仅让我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艺,还促进了邻里间的交流与团结。大家经常聚在一起,唱唱歌,跳跳舞,搞搞活动,那种浓浓的乡情和节日氛围,让我们的生活既充实又开心。”在舒城县晓天镇,成立已有十多个年头的“山里红舞蹈队”的牵头人江大妈深有感触。
温度:提升服务能力 着力打造暖心旅程
六安市始终坚持以游客为中心,强化“游客至上、服务至上”理念,用心用情用力把贴心服务做到游客心坎上,把“头会客”变成“回头客”、“流量”变“留量”。
当前,六安市文旅局在全市范围内推进“极致服务看六安”旅游安全服务体系化提升行动,秉持“风光无限、安全无忧、服务有暖、游客有赞”的理念,引导A级旅游景区、星级旅游饭店、等级旅游民宿、文博场馆、旅行社和文旅行业从业人员主动作为,推深做实志愿服务品牌,着力提升行业本质安全与服务水平,营造“确保细致、坚持精致、追求极致”的浓厚氛围。
下一步,六安市将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用“极致服务”诠释“绿水青山 红色六安”的独特魅力,推动“极致服务看六安”品牌成为六安旅游服务的金字招牌,奋力打造全国知名红绿交融文旅康养基地、长三角高品质休闲度假康养旅居目的地以及上海市、合肥市的最美“后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