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山:农文旅融合激活全域旅游发展新动能-新华网
新华网 > 安徽 > 正文
2025 04/08 17:06:18
来源:新华网

含山:农文旅融合激活全域旅游发展新动能

字体:

  石屋错落的“石头部落”、矿坑重生的金色花海、四季流转的湿地画卷、舌尖跳动的老鹅鲜香,含山县正以独特的自然禀赋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绘就一幅和美乡村画卷,谱写文旅新篇章。

  近年来,含山县深入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促进融合业态提质升级,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本,全面激活全域旅游发展新动能,打造全域旅游新图景。

  古村新韵,发展红色文化

  六衖村位于马鞍山市含山县仙踪镇,近年来,六衖村以农业产业为基础、旅游休闲为形态、石头文化为灵魂,深挖独特的石屋及山水等特色资源,大力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

  “六衖村就地取材,利用山上的片石垒成了传统的石头房屋、围墙、小桥等,形成了独特的‘石头部落’景观。现在经过修复后,保留了传统古村落的味道,打造成为了六衖石头部落景区。”六衖村党总支书记张爱云介绍,“近期我们还围绕‘含山红’创新推出了音乐党课、参观红色展馆等红色路线体验活动,三月份已经承接了二三十个团队。”

含山县“六衖一号公路”航拍

  结合山场防火道,六衖村建设了7.5公里的“草原天路”,全线道路蜿蜒曲折,沿途森林覆盖率高达90%,风光旖旎,将沿线旅游资源串点成线,六衖水库、戏水沙滩、六衖石屋、最高峰日晷等等,为徒步及骑行者提供了开阔的视野享受。

  戏水沙滩上细软的沙子、清澈的溪水与对岸的青山让游客一饱眼福,丰富的户外娱乐设施是孩子们的游乐天堂,“乡见衖晚”茶舍让游客能够在大自然中享受美景,村口两米多高的大橘猫壁画为村落增添了一点艺术和可爱的气息。

  该村打造“看得清、玩得好、留得住”的乡村旅游民宿村,给游客带来了全方位的乡村旅游体验,建设成为了生态和美的六衖。

  生态修复,矿坑成花海

  近日,在含山县仙踪镇大山尾矿坑公园,300亩油菜花进入盛花期。金色花海流光溢彩,浓郁明亮,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游玩、拍照,尽享春日时光。

  大山尾矿坑公园位于仙踪镇张塘村,紧靠六衖石头部落景区的黄山山脉,占地面积976亩,结合矿山治理和区域土地整治,建设农业观光、艺术田园为核心的乡野田园休闲基地。昔日废弃矿坑经过生态修复后,变身成农耕生态休闲公园。

  张塘村党总支书记徐成荣说:“3月份大山尾矿坑公园举行了‘大山尾公园放飞计划’,并同时开展了后备箱集市活动,游客超1.5万人次。”

  徐成荣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深挖大山尾矿坑公园资源,持续丰富旅游业态,建设崖壁栈道、旷野露营基地,举办后备箱集市等。并且正在计划建设2.3公里的草原天路二期,建成后将串联起矿坑公园和六衖石头部落景区,方便游客游玩。

  四季皆景,谱写湿地新篇章

  大渔滩省级湿地公园位于含山县陶厂镇,是华东地区面积最大的生态完好的滩涂湿地之一,公园总面积466.3公顷,湿地率达97%,曾以盛夏千亩荷花摇曳的盛景闻名遐迩,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为了突破单一季节性景观的桎梏,现计划构建“春赏黄金海、夏观粉黛妆、秋闻稻穗香、冬看芦花雪”的全季景观体系,即早春油菜花、盛夏荷花、深秋稻浪、深冬芦花。

大渔滩省级湿地公园油菜花海

  3月中旬在大渔滩省级湿地公园启幕了含山县2025年“春游含山 趣追花”为主题的旅游活动季,以油菜花为媒激活“美丽经济”。陶厂镇宣传办主任汪俊说:“我们设置了小铁桶小火车和小竹筏供游客游玩,开展了非遗市集,镇上的居民通过报名摊位前来售卖,有含山扎染、泥塑、老鹅汤、运漕酒等等。平时周末也有周边的游客前来游玩。”

  据统计,活动主会场大渔滩湿地日均接待游客超2万人次,本届旅游活动季将持续至4月底,创新打造的“花海巡游专线”将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褒禅山风景区等景点串珠成链,方便游客畅玩含山。

  以“食”为媒,激活“舌尖经济”

  “一碗老鹅汤,半部含山味”。鹅遇美食村因美食“老鹅汤”而得名,是含山县地方特色美食,发源于铜闸镇长岗村。含山县以美食为媒,将特色美食文化作为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打造“舌尖上的文旅IP”,充分发挥当地美食带来的流量优势,在“千万工程”项目资金的支持下,打造出集吃、住、游、娱为一体的“鹅遇美食村”。

  鹅遇美食村占地面积675亩,拥有民宿、鹅遇餐厅和研学中心三个主体部分,设置了萌宠乐园、沙拉菜园等多项亲子体验项目以及鹅遇栈道、爱情树等网红打卡点,并塑造了“好大鹅”IP形象,让来往喝“老鹅汤”的游客停得住、留得下。据悉,2024年鹅遇美食村吸引游客约8万余人次,住宿盈利收入约150万元。

  从生态修复到文化传承,从农旅融合到全域联动,山水与文化相映成趣,传统与现代交融共生,吸引着八方游客驻足流连。

  含山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下一步将以实施旅游新高地建设、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示范、旅游能级提升、旅游消费促进、旅游品牌传播、旅游服务升级“六大工程”为抓手,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和美含山,深化文旅融合,加快建设高品质旅游强县。(袁慧云)

【纠错】 【责任编辑:钟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