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万亩的浩渺水域,众多珍稀鸟类的家园,丰饶的物产,独特的水乡文化……五河县沱湖,这片古老而充满生机的湿地正以全新的姿态,向世人发出热情的邀请。
碧水蓝天生态画 四季风光惹人醉
沱湖之美,美在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发源于河南虬沟,蜿蜒270公里,最终汇入这片掌形河迹洼地,形成了沱湖开阔壮丽的水面。这里水质清新,水草丰茂,常年平均水深1米左右,最深处亦不过两三米,构成了一个完整而充满活力的湿地生态系统。
无论何时前来,沱湖总能以独特的时令色彩,绘制出一幅自然画卷。更令人心动的是那“水天相连、鸥鹭齐飞、大鱼跃水”的动态景观。
作为众多珍稀鸟类的越冬场和迁徙停歇地,这里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鹤、白枕鹤、黑鹳、大鸨,二级保护动物灰鹤、鸳鸯、白尾鹞等,它们都曾在这里留下优雅的身影。目前已知的鸟类就有13目68种之多,它们与湖中的39种鱼类、2种蟹类、8种虾类共同构成了沱湖生机勃勃的生命乐章。
而沱湖作为省级自然保护区,紧邻沱湖南岸的淮河村也拟被认定为“安徽省最干净旅游乡村”,这既是对当地环境治理成效的肯定,也营造了一个更加舒心、洁净的旅游环境。
渔歌唱晚传说远 湖鲜味蕾动乡愁
沱湖之美,不止于自然风光,更沉淀在悠久的历史人文和浓郁的渔家风情之中。这片水域承载了诸多动人的传说和故事。听当地人娓娓道来,关于凤凰咀、黑鱼沟、晒银滩、封候咀的故事。
还有“朱元璋品蟹亭”。洪武初年,朱元璋回乡祭祖,受邀游览沱湖,于亭中品蟹,大赞“沱湖螃蟹甲天下”,留下千古佳话。该亭于2004年得以在原址重建,成为游客探访历史、临湖赏景的好去处。
历史的余韵与现实的烟火气在沱湖完美交融,尤其体现在一个“吃”字上。
沱湖水产丰饶,年产鲜活水产品高达11250吨,是皖北最大的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之一。其中,尤以沱湖螃蟹最为著名。这里的螃蟹选用正宗长江系蟹苗,在优良水环境中以天然饵料为食,形成了“青壳、白肚、金爪、褐螯”的鲜明特征,以“个大、黄多、味美”著称。
沱湖螃蟹不仅是“蚌埠市名优农产品”“安徽名牌农产品”,更两度荣登“中国十大名蟹”榜,并获得绿色食品认证。“九月圆脐十月尖”,无论是品尝母蟹的丰腴蟹黄,还是公蟹的肥腴蟹膏,都是令人难忘的味蕾体验。当地流传“吃蟹饭、住蟹房、娶蟹婆、嫁蟹郎”的俗语,足见螃蟹在当地经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除了螃蟹,沱湖的媒鸭也独具特色。这种由野鸭驯化而来的鸭种,肉质细嫩,带有野味风情,红烧或炖汤皆宜。还有那野生的大青虾,体色青蓝,肉质肥嫩,尤以清明前后最为鲜美,简单的清水煮食就能品尝到其本真的鲜甜。味道鲜美的千头鱼、营养丰富的红心鸭蛋、野生草鱼、鲫鱼等,共同构成了沱湖丰富的水产美食谱系。
如今的沱湖,正依托其优越的自然生态、深厚的人文底蕴、独特的美食资源和日臻完善的旅游设施,积极融入长三角全域旅游发展大格局,以开放的怀抱邀请大家共同感受这片“水乡桃源”的无穷魅力,品味那烟波浩渺中的“渔漾时光”。(王立春 沈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