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举行的安徽省体育场馆协会2025年年会暨会员经验交流会上,舒城县体育中心被评为“2024年安徽省体育场馆运营先进单位”。此前,在3月29日举行的中国体育场馆协会年会上,舒城县体育中心入选“中国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类优秀典型案例”,这是继舒城县体育中心连续三年荣获“安徽省体育场馆运营管理先进单位”后首次获此国家级殊荣。
舒城县体育中心建筑面积约8.5万平方米,包括体育场、体育馆(篮球馆)、全民健身中心和一个占地100亩的体育公园。每年室内接待健身运动人员近200万人次,举办及承接各级各类体育赛事活动100余项,开展各类体育培训参与达60000余人次。
优化运营管理机制,构建高效管理体系
近年来,舒城县体育中心不断优化运营管理机制,强化管理专业实效,细化监督管理,安排专人日常监管,提升管理专业性与实效性,保障场馆有序运行。
完善协同工作机制,确保运营规范有序。建立政府主导、多部门协同、社会参与机制。通过市场化招投标确定物业管理与消防维保单位。每月定期督查,每年联合多部门督查,公示服务信息,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加强员工培训,确保运营规范。
场馆运营模式多元化,采取自主经营与第三方承租运营结合模式。对成本高、专业化程度高的场馆公开招租;对部分体育项目推广不足的场馆,免费开放并提供管理服务,安排专业教练驻馆教学。
提升赛事活动管理,激发场馆活力
开展公益服务活动,完善公共服务功能。建立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和科学健身指导服务中心,每年为超1500人次免费监测并开具运动处方,组织公益赛事和讲座,不断完善公共服务功能,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引入多元机构,丰富赛事培训。签约全国四星级羽毛球后备人才基地众羽嘉合体育,与众多体育协会、机关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及基层文化体育组织、县内中小学校签订免费低收费服务协议,为各类体育活动提供场地支持。
完善配套开发,拓展商业运营。投入资金提档升级智能化系统,建设智慧型场馆,提供多种便民设施如自助服务机、人脸识别设备、便民储物柜、自动售货机、母婴室、电动车及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等。推行对外租赁,对闲置非体育功能用房公开招租,提升经济效益。
强化体育场馆安全管理,筑牢安全防线
专业维护设施,确保设备稳定。日常管理外包给专业物业公司,涵盖设施设备维护、安保、保洁等。对于高精尖特种设施设备,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或专业公司维护,消防常态化维保通过市场化招租进行,确保设施设备安全运行。
加强赛事管理,确保活动安全。制定赛前安全应急预案,签订安全承诺书。凭借场馆优势,积极承接省级及国家级赛事,营造良好赛事文化氛围。
强化应急管理,提升救援能力。制定应急救护措施与应急预案,定期检查培训,购买公共责任保险。购置除颤仪,开展应急救援知识培训,提升应急自救互救能力。(杨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