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洪山麓的火箭发动机轰鸣,到产业园内热火朝天的场景,一幅壮丽的商业航天产业画卷在蚌埠徐徐展开。
蚌埠市前瞻性谋划商业航天产业发展规划,围绕火箭链、卫星链、服务链“三链”融合发展,不断构建“箭、星、端”全产业链生态体系。按照“1+4+N”布局,该市将建设1个商业航天科技创新中心,4个基地即火箭发动机生产基地、卫星制造基地、可回收商业航天飞行器总装基地、新材料生产基地,N个商业航天产业融合平台和应用场景。
翻开蚌埠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图谱,“1+4+N”空间布局渐次成型。占地648亩的商业航天产业园内,科技创新中心主体封顶,定制化厂房接连交付。大洪山综合试验平台项目规划用地面积约350亩,计划总投资约3.7亿元。其中,九州云箭用地约50亩,正在申请规划条件和土地挂牌。
沿着蚌埠商业航天产业发展轨迹前行,每一个步伐、每一个节点都铿锵有力。2019年,第一家商业航天企业九州云箭落户;2020年,大洪山火箭发动机试验场建成投用;2023年5月,正式发布蚌埠市商业航天产业发展规划;2023年8月8日,中国·蚌埠商业航天产业园开建;2024年底,产业园主楼封顶;2025年,九州云箭、凌空天行、深蓝航天、星河动力、椭圆时空、易科奇等项目将陆续进驻开工建设,逐步运营投产。
截至目前,蚌埠市已累计签约16家商业航天企业,协议总投资55.2亿元。下一步,该市将不断强化科技创新,提升商业航天品牌影响力。科学谋划园区运营和管理,加快培育产业制造创新平台,加大与大院大所合作力度,深入开展成果转化和产学研合作。积极构建校企合作、银企合作、社企合作等平台,提升人才、资金、政策等服务保障力度,建立完善亲商助企服务机制,努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李景)
【纠错】 【责任编辑:钟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