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风速2米/秒,湿度适中,符合不停电作业条件。”5月1日中午,太阳当空,亳州益源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工程部主任李燕正监督带电作业班组在15米高空开展抢修作业。
断开的导线在风中摇晃,企业用户亟待恢复供电。确认现场情况,启动应急预案,穿戴防护用具,升起绝缘斗臂车,拆接导线、更换线夹,拆除绝缘遮蔽,恢复线路供电……看着班组成员行云流水般的规范抢修过程,被称为“盐霜玫瑰”的李燕一脸自豪。
“盐霜玫瑰”的称谓源于2008年的盛夏。当时,在220千伏涡阳变电站改造现场,20多岁的李燕蜷缩在近50℃高温的电缆层,像绣花般梳理着错综复杂的线路。李燕笑称:“当时就像在蒸笼里穿针引线,工作服每天都结出盐霜。”由此,李燕也被称为“盐霜玫瑰”。
从电缆沟里的“盐霜玫瑰”到智能电网的“创新先锋”,“80后”李燕用坚守与创新,从一线技术员成长为行业标杆。今年2月,她被授予2024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17处树障、台区线径过长、变压器超载运行27个月……李燕的记事本里记录着亳州2400个低电压台区的“病历”。“要让灯亮起来,更要让用户的心里暖起来。”脱贫攻坚时期,她曾走遍亳州的贫困村落,牵头会商电源布点、优化网架结构,助力贫困村电网升级改造和亳州地区扶贫光伏可用小时数全省领先。
面对亳州配网频停难题,李燕独创“管理+运维+技术”三结合治理方案。她带领团队绘制出全省领先的“配网数字地图”,将用户年均停电时间从33.5小时压缩至2.1小时。“用科技让电网‘会思考’,推动公司向‘智能运检’转型。”李燕说。
打造全省首个政企合作“零计划停电”示范区是李燕团队的一次探索,通过科技赋能实现故障自愈系统的“秒级复电”。以人的感官来说,这种停电近乎“无感”,人眼可观察到的只是灯泡微暗了一点。“最欣慰的不是技术突破,而是老百姓说‘现在停电都感觉不到了’。”说这话时,这位技术专家眼里满是温柔。
夜幕降临,亳州城万家灯火次第点亮。李燕说,在这片她深爱的土地上,每盏灯都是对初心的守望,每束光都在续写着新的传奇。(记者 任雷 通讯员 李唤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