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在国家5A级景区宏村,宏村镇政府食堂工作人员忙得脚不沾地,但他们不是为了多挣钱,而是要让游客都能吃上可口、实惠的饭菜,感受到当地政府部门的温暖和热情。
5月4日中午,记者沿着路边指示牌来到宏村镇政府食堂,这里距离宏村景区步行只需3分钟。一进门就看见小黑板上写着当日的“10元暖心餐”:红烧鸡腿、鱼香肉丝、肉末水笋、西红柿炒蛋、油麦菜、青菜蛋花汤,还有免费赠送的黄山烧饼。
“就像家里的饭菜一样,食材很新鲜,笋子嫩得能掐出水,吃得很健康!”来自北京的游客刘铜锁夫妇对“10元暖心餐”很满意,自从5月1日住进宏村,他们已连续在镇政府食堂吃了4天,跟大厨老汪都攀上了交情,临走前还要托老汪帮忙买茶叶。
来自浙江宁波的游客刘世安带着一家老小准备就餐:“刚自驾抵达,志愿者引导我们把车停在了镇政府大院,这是一层惊喜;我们停车一看,居然还能在镇政府食堂吃饭!又多了一层惊喜。这一路自驾已经跑了好几个城市,感觉各地都在变着法儿‘宠客’,这对游客来说是好事儿。”
“旅游客流的潮汐性很强,遇到高峰期,在市场接待能力饱和的情况下,咱不能让远道客人因为白跑一趟而失望。这时候,镇政府大院变身景区驿站,把能让的资源全部让给游客,发挥‘补位’作用。”宏村镇副镇长李彦说。
“让”的举动,源于游客的诉求。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宏村,每年接待游客350万至400万人次,每逢重大节假日,景区及周边的停车难、就餐难常常影响游客的体验感。
游客的“心上事”,就是政府的“上心事”。从今年春节开始,节日期间镇政府倡导工作人员不开车上班,让出停车位;让出食堂,在景点执勤的工作人员、志愿者们全部吃盒饭……办公楼一楼大厅还设置服务台,免费为游客供应开水、针线包、急救药品等便民物资,并提供旅游咨询等服务。
下午3点半,承包宏村镇政府食堂的汪俊鹏夫妇,又开始准备晚餐。刀板切菜声、高压锅喷气声、方言交流声,构成了锅碗瓢盆交响曲。汪俊鹏告诉记者,5月1日至3日,食堂已经接待了800多人就餐。
一边洗菜的妻子笑嗔道:“天不亮就起来忙乎,还挣不到钱,亲戚都问他图个啥。”
“我不会讲大道理,但是大河里有水小河满,这个道理我懂。全国的游客都来游宏村,游客满意了,宏村才能更好,我们每个宏村人才更有奔头。”汪俊鹏说,看到镇政府的党员干部们节假日全部扑到各个景点维护秩序、服务游客,非常辛苦,受他们感染,自己也想为宏村的旅游发展做点贡献。
暮春时节,宏村白墙黛瓦,草木葱茏,石板路旁盛放着丛丛鲜花,月沼里倒映着悠悠云影,正是这个“画里乡村”一年里盛妆的时节。来自华侨大学的蔡婧仪及其两位同学对宏村之行非常满意:“古村人古道热肠,景美人更美!”(记者 袁中锋 李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