砀山县李庄镇镇东村成立合作社,促进特色产业发展
“宝,不用等进口,来砀山也能实现‘车厘子自由’哦!”日前正值本土车厘子新鲜上市,直播平台上,砀山县众多网络主播争相发出热情邀请。砀山产的车厘子品质如何?记者前往一探究竟。
走进砀山县李庄镇镇东村车厘子基地,只见几十座高标准温室大棚整齐排列,棚内一簇簇车厘子仿佛一串串红玛瑙,散发着诱人的香甜。
种植户夏彩玲一家正在棚内采摘、称重、装箱,忙得不亦乐乎。“今年车厘子长得好,又大又圆润,目前市场价能卖到40多块钱一斤。”夏彩玲介绍,第一批上市的品种是“美早”,晚一点上市的还有“布鲁克斯”“萨米脱”等,和进口车厘子同样“血统”。
镇东村原村集体收入几乎为零,为了让村民在家门口致富增收,村“两委”四处“求经”。2020年,通过到大连、山东等地调研考察,镇东村决心发展车厘子特色种植。
“经过考察,发现本村的土壤、气候等也很适合种车厘子。”镇东村党总支书记阚金芳告诉记者。
为让群众跟着种,镇东村党总支成立“砀山县惠帮农合作社”,采取“党支部+合作社+村集体经济+农户”的运营模式,建起车厘子产业基地。
2020年10月,占地150亩的车厘子产业基地建设完成,总投资1000余万元,其中,财政投资714万元,农户投资300余万元,建成高标准温室大棚43座,由村合作社租赁给农户使用。
“说实话,村里一开始动员种车厘子,我心里也不踏实。但是我不想再外出打工了,租个大棚一年只要万把块,投入也不大,我和老伴便决定试一试。”夏彩玲从村合作社承包了2个大棚,一共2亩多地,开始试种车厘子。
为促进车厘子产业发展,镇东村采取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协调土地、统一筹措资金、统一建棚标准、统一施工建设、统一产品销售的方式种植车厘子,定期邀请专家“送课下乡”,手把手教授农户管理技术。
2024年,夏彩玲的2个大棚迎来了大丰收。“去年我种的‘美早’刚上市就卖到60多元一斤,光这一个棚就卖了8万多元。”夏彩玲高兴地说。
“群众尝到了甜头,纷纷跟着种,现在全村车厘子种植户有120多户,面积超过600亩,品种包括‘美早’‘萨米脱’等10多个品种,亩均收益6万多元。”阚金芳说。
记者在车厘子基地采访时,来往的人群络绎不绝,好不热闹。有慕名而来的游客体验采摘乐趣,也有网红主播在园区现场直播带货。
“直播销售已经成为我们车厘子销售的主要渠道。”阚金芳告诉记者,村合作社和电商物流合作,在车厘子采摘季,物流车就在地头随时待命。
“我们的车厘子一摘下来直接在地头打包发货,当天发不走的则进入冷库保鲜,相比进口车厘子,本土车厘子更新鲜,口感更清爽。”阚金芳自豪地说,“李庄车厘子已经火出了圈,走向全国各地。”
有了产业支撑,镇东村集体收入也如芝麻开花节节高:2023年,村集体收入65.72万元,2024年达到87万元,今年预计突破百万元。
“我们也在筹划举办樱桃文化节,以车厘子为媒,积极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提升镇东村车厘子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把车厘子产业打造成我镇的特色品牌产业。”李庄镇党委委员沙盼盼说。
记者 张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