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合肥5月12日电(钟红霞)5月12日,新华网安徽频道从安徽省深入推进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一季度,安徽省实现进出口2153.3亿元,总量居全国第9、中部第1。
“安徽坚定不移以开放促改革、以创新谋发展,始终把打造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作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抓手,推动全省开放型经济不断实现新突破。”安徽省商务厅副厅长刘光介绍,今年一季度,安徽省实现进出口2153.3亿元、同比增长13.1%、高于全国11.8个百分点,总量居全国第9、中部第1;实际对外投资7亿美元、同比增长9.2%;实际到位外资40.7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外商直接投资超30亿元,总量中部第1),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19家、同比增长1.7%。
刘光表示,下一步,安徽省商务厅将会同省有关单位,认真落实《创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对标提升举措(2025版)》,加快出台《安徽省稳外资行动方案》,全力提升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水平。2025年,力争安徽省新设外商投资企业600家以上,新增5家境外世界500强投资企业。
在优化口岸环境方面,深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创新升级地方特色功能应用;高质量建设安徽智慧口岸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口岸监管和服务能级;积极推进合肥机场、芜湖港智慧口岸国家试点建设。
持续实施“徽动全球”出海行动。组织100支左右招商小分队赴境外开展“走进跨国公司总部”活动。组织5000家次企业参加境内外国际展会,举办15场左右安徽外向型产业主题展。积极推动外贸产品标准与合格评定走出去。
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开展首创性、集成式探索,制定数据跨境流动负面清单,推动自贸试验区主导产业全产业链创新,为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提供“安徽方案”。
实施“外国人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加入长三角口岸签证代转机制;恢复加密重点外资来源地国际航班航线,今年计划新增6条国际客运航线、7条国际货运航线,全省国际航线预计将达到3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