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家企业参展,展位规模全省第二;斩获意向订单超3.5亿美元,较上届增长19%……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在广州落幕时,滁州企业的这份“成绩单”格外亮眼。
作为外贸“晴雨表”,广交会上,全球219个国家和地区超28.9万名采购商穿梭于各展馆,而在家电、新能源、装备制造等滁州企业集中所在的展区前,洽谈声、问询声此起彼伏。“滁州智造”的标识熠熠生辉,成为这场全球贸易盛会上的一大焦点。
在全球贸易承压、外部环境复杂的背景下,这座工业重市如何逆势破局,让外贸“朋友圈”越扩越大?答案藏在创新产品的硬核实力、新兴市场的精准深耕与政企协同的高效联动中。
创新产品“唱主角”
从跟跑到领跑实现“智造”突围
广交会上,滁州展团以创新产品矩阵强势吸睛,从传统制造向智造创新的转型成果赢得全球客商青睐,多个细分领域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在新能源赛道率先突破的安徽利维能动力电池,通过实时动态充放电演示与极限工况模拟测试,直观呈现性能优势,吸引低空飞行器、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客商驻足。“我们的小动力电池体积小、成本低、寿命长,能满足多个场景的应用需求。”公司总经理侯杨透露,展会期间日均接待客商超50批次,不但与泰国、阿联酋客户签订3000多万美元储能意向订单,更打开了新兴领域的合作窗口。
在智能家居领域,滁州韩上电器首次展出的冰晶柜、泡菜冰箱等新品赚足眼球。企业不仅吸引LG、伊莱克斯、惠而浦等国际品牌青睐,更收获海信、TCL等国内同行的技术交流邀约。“超500万美元意向订单的背后,是我们对‘差异化创新’的坚持。”公司国际营销总监叶俊表示,将继续借助国家级平台和省、市政策红利,加速海外布局。
绿色化、智能化在展会上成为滁州制造的“新标签”。安徽敬烨防护科技展出新一代环保安全鞋,采用可回收材料和低碳工艺,首日便与英国采购商达成80万美元意向订单,并获德国3000多家连锁超市的意向采购协议;安徽鲲鹏装备的模具产品,凭借高柔性、低能耗、高安全性等优势,吸引58家全球客商,初步意向合同金额达6000多万元人民币。
这些“会说话”的产品,正是滁州从“制造代工”迈向“智造创新”的生动诠释。
新兴市场“拓新篇”
在变局中找准“增长坐标”
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滁州企业主动调整策略,在巩固欧美传统市场的同时,深耕“一带一路”沿线等新兴市场,展现出强大的抗风险能力。
位于主展览馆的安徽鑫民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品牌展位前,前来咨询考察的采购商络绎不绝。“我们时刻关注全球市场动向,积极研发高质量、多元化的新产品,丰富品牌形象,优化代理机制,扩大海外市场。”公司外贸部经理赵明文坦言,企业响应“徽动全球”行动号召,精心备战广交会并取得积极成效。巴西客户在现场就确定了12个集装箱的订单,阿富汗、斯里兰卡、乌兹别克斯坦客户则主动提出签订年供货50万美元的意向代理协议。
数据显示,滁州企业在广交会上来自“一带一路”国家的订单占比超过60%,成为增长“压舱石”。安徽全柴动力生产的柴油发动机和发电机组凭借高性能和高性价比,成为其他国家在美国滥施关税下的优质替品,与西班牙、土耳其、越南等近10国客商达成合作意向;安徽恩博力电器推出的高性能空调产品,吸引中东、中亚、东南亚等地区客户意向下单230万美元,不少客户已在展会后赴工厂实地考察;安徽万爱电器的新一代智能制冰机等产品,契合绿色消费趋势,在展会上大放异彩,开展首日便达成10万台变频空调、超千万美元的采购意向;金帅洗衣机精准匹配家用、轻商、商用多场景容量需求,吸引泰国、沙特、墨西哥客户下单,累计斩获意向订单超7万台。
“哪里有需求,我们就把产品卖到哪里。”滁州一位企业家的话,道出了深耕新兴市场的关键——不是简单“卖产品”,而是“按需定制”。
政企协同“强后盾”
以全链条服务筑牢出海根基
滁州外贸的亮眼表现,离不开政府的精准护航。为助力企业“抢滩”广交会,滁州市商务局提前谋划,在原有展位基础上,新增15个展位,使总展位数达到177个,规模稳居全省第二;优先推荐6家专精特新“小巨人”、49家高新技术企业入驻核心展区,36个品牌展位较上届增长12.5%,主干道特装展位成为展示“滁州智造”的亮丽窗口。
“企业参展,政府不当‘旁观者’。”滁州市商务局副局长王岐介绍,该局组建了市县两级工作专班,从展位申请、展品运输到现场服务全程跟进,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让企业轻装上阵,专注“开疆拓土”。
“广交会线下展虽然落幕,但政企协同的‘出海’服务仍在延续。”王岐表示,不少企业已与意向客商约定了实地考察的行程,有些已在进一步沟通需求及设计方案。他们还积极引导企业利用广交会“云展厅”持续上传产品,福禄鼎玩具、拓驰鞋业等企业陆续获客。该市还将在线上组织系列精准贸易对接和行业主题活动,服务企业拓市场、抢订单,推动企业从“参展一次”到“深耕一片”,从“产品出海”迈向“品牌出海”。
(记者 李邦军 通讯员 刘晨 邓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