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生态 培育特色产业-新华网
新华网 > 安徽 > 正文
2025 05/21 08:11:59
来源:安徽日报

聚焦生态 培育特色产业

字体:

  茶木绿,蓝莓甜。初夏时节,在位于郎溪县凌笪镇的上海市“飞地”——白茅岭农场蓝莓基地,排列整齐的现代化农业大棚里,一株株蓝莓树枝繁叶茂、生机勃勃,一粒粒饱满圆润的“蓝色精灵”挂满枝头,闪闪发亮。

  “这紧挨着的5座大棚为早熟品种,已有几批采摘投入市场,广受青睐。”上海市白茅岭农场蓝莓事业部负责人许学庚告诉记者,这里的蓝莓成熟期介于东北和云南之间,正好打个时间差。

  在大棚外面,还有一大片盆栽蓝莓树,刚刚挂果,几个工人正在忙着浇水,夕阳下,一幅生动的劳动画卷。“在家门口上班,忙了茶叶,忙蓝莓,还能做点苗木修剪等工作,待遇不错,一天下来,怎么也能挣个一两百元。”村民老王笑呵呵地说。

  作为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二级公司,上海市白茅岭农场有限公司总经理杜雷介绍,自2018年成立以来,公司根据农场丘陵土地资源禀赋和特点,基于生态+产业的理念,锚定“五个生态+”产业发展定位,近期打造“茶林果123”(千亩)核心产业,远期打造“茶林果121”(万亩)特色深加工产业,兼顾发展“生态+农旅”“生态+康养”产业,走“山水蓝图生态兴”之路,并延伸集团食品产业链、供应链,努力打造“蓝莓小镇、生态公园”殷实农场“皖南模式”。

  许学庚告诉记者,2019年以来,他们依托白茅岭农场、军天湖农场和黄山茶林场社区、练江牧场社区,聚焦“生态+茶林果产业”,按照“布局区域化、基地规模化、生产绿色化、产品市场化”的生产经营要求,将经济效益差的老茶园改造成蓝莓园、新品茶园,将老林地、零星旱地、隙地改造或建设成林苗木基地,让农场资源禀赋和土地价值不断彰显。“目前已建成新品茶园1000亩,林苗基地3000亩,蓝莓示范园2000余亩,‘茶林果’产业示范区已见雏形。”

  “我们紧抓上海持续推动域外农场高质量发展的机遇,以有机农业助力生态发展建设为着眼点,致力打造生态、高效、特色农业和安全、优质、健康农产品的知名产地,建设服务上海大城市保供的功能性、区域有影响力的农场。”杜雷表示,接下来将聚力推进殷实农场“皖南模式”建设,努力打造上海域外乡村振兴“光明模式”,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记者 张敬波)

【纠错】 【责任编辑:刘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