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5月21日,记者从合肥市财政局了解到,合肥市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推进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守护巢湖十大湿地、林业资源,加快建设美丽合肥。目前全市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9平方米,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增至90.5%。
推进重大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程。贯彻 “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理念,支持实施巢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保护修复重大工程。2025年安排27.2亿元,支持河湖岸坡防护和清淤、黄陂湖治理、矿山修复等山水工程和重点流域生态修复项目建设,助力巢湖水质稳定达到Ⅳ类。目前已实现巢湖流域生态保护修复总面积950平方千米,矿山生态修复面积471公顷、河道修复长度114千米等。
强化巢湖湿地修复长效机制。2025年安排环巢湖十大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资金0.4亿元,对土地流转和湿地管养给予财政补贴,完善湿地后期管养长效机制,促进湿地保护可持续发展。目前湿地管养面积达到12万亩,通过营造深水、浅水、滩涂等多元生态环境,增植食源植物,满足不同鸟类栖息觅食需求,环湖湿地维管植物由562种增加到745种,沿岸记录鸟类总数由303种增加到358种,发挥湿地净化水体、维护生物多样性等作用。
助力林业增绿增效。2025年安排0.5亿元,支持建设生态园林城市,重点保障城市公园和精品游园建设,目前合肥市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9平方米,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增至90.5%。2025年拨付林业产业奖补资金455万元,已兑现项目17个,新增10个经济林或精品苗木基地共1923.3亩,新创建7个省级林业产业示范基地。(记者 余佼佼)
【纠错】 【责任编辑:钟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