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新农人的创业梦-新华网
新华网 > 安徽 > 正文
2025 05/27 10:07:24
来源:合肥晚报

“海归”新农人的创业梦

字体:

  5月24日,在肥东县虹顺蓝莓合作社基地,基地负责人朱朕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节,走进基地,放眼望去,一颗颗小巧圆润的蓝莓如蓝宝石般点缀在青枝绿叶间,让人垂涎欲滴,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尝鲜、采摘。“我们在抖音上刷到过‘蓝莓君’,周六就和朋友一起来体验采摘了,蓝莓口感不错。”来自巢湖的游客张女士一边采摘一边说。

  出生于1990年的朱朕是一名“海归”,2015年他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会计学专业毕业,获得硕士学位。回国后,朱朕在上海一家保险公司工作。“在这期间,我父亲与他人合伙承包了100多亩蓝莓种植园,但因为经营不善,出现了亏损。我决定辞职回乡,替父亲管理蓝莓园。”

  朱朕说,自己年轻,学的是会计专业,对经营蓝莓果园的投入产出与成本核算比较在行。同时,自己也看中了高端水果种植的市场,在和父亲表达想法后,父亲决定支持自己的决定。2018年,朱朕从大都市回到乡村,正式开始了蓝莓创业。从那以后,他就开始了与蓝莓果园朝夕相伴的田园生活。

  他先从改良土壤上下功夫,从东北和云南调运土壤,又添加了羊粪等农家肥,帮蓝莓找到了合适的生长环境。2021年,基地里的蓝莓迎来丰收,但因为销售渠道有限,销售不太理想。为了把自家的果子卖出去,朱朕又通过短视频平台,当起了“蓝莓君”。在流量的加持下,蓝莓销售越发红火,前来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市场供不应求。

  2024年6月,朱朕将蓝莓基地拓展到肥东县响导乡蒋祠村乡村振兴产业园,在5G物联网的加持下,通过手机就可以随时掌握蓝莓的生长动态,实现蓝莓“根系渴了就补水、营养不足就补充”的精准供给。

  “今年我的合作社的蓝莓主要销往合肥、杭州、上海等长三角地区,预计2025年总产量近10万斤,产值200多万元,能够带动当地和周边数百名村民就业增收。”朱朕说。(记者 卫晓敏 通讯员 汪兴)

【纠错】 【责任编辑:钟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