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组合拳” 激发市场活力-新华网
新华网 > 安徽 > 正文
2025 05/27 08:22:47
来源:安徽日报

打好“组合拳” 激发市场活力

字体:

  近日,在阜合现代产业园安徽华源之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块块钢板经过“剪、冲、折、弯”等工艺流程处理,最终变成用于制造储能系统机柜的结构件。

  储能系统是什么呢?“简单理解就是‘充电宝’,白天把电存起来,晚上使用,利用谷时、平时、峰时之间的电价差,达到省钱目的。”该公司副总经理唐骏锋告诉记者。

  原理听起来简单,但制造这样的大型“充电宝”非常复杂,既要有技术,也要有场地。为此,华源之光在阜合现代产业园投资约57亿元建设新能源产业园项目。

  唐骏锋坦言,像华源之光这样的光伏生产企业,最费时间的就是“跑手续”。但让他没想到的是,从公司注册到投产运营仅用了6个月。

  “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评估、安全评价等需要省级部门审批,园区管委会工作人员全程陪跑、积极协调,原本6个月才能办完的手续,仅用了半个月。”唐骏锋感慨。

  如此高效率落地,得益于阜阳市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法治化保障、全要素支持,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该市在项目招引方面,既招引“顶天立地”的大项目,又招引“铺天盖地”的小项目。包括华源之光在内的一批技术实力强、发展前景好的项目先后落地,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支撑。

  阜阳市发展改革委负责人表示,该市聚焦产业培育“四大工程”,企业引育“四大行动”等重点领域,筛选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性较强的制造业、基础设施等项目,全力加快项目建设,推动形成“建设一批、竣工一批、投产一批”的梯次推进格局。今年1月至3月,914个亿元以上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36.8亿元。

  优化营商环境,也是为企业排忧解难。

  “真没想到,市场监管部门主动上门对我们进行指导,让我们在后厨改造时少走了不少弯路。”阜南县松明酒家负责人王东升告诉记者。

  松明酒家原有经营面积300多平方米,王东升计划扩大到500多平方米。“饭店在窗口更换营业执照时,我们与企业进行沟通,并及时派人到饭店后厨查看,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阜南县政务服务大厅市场监管局窗口首席代表杜治说,厨房操作间有严格的要求,但很多餐饮饭店并不熟悉,导致食品经营许可证办不下来,费时费力费钱。

  该县政务服务大厅组织各窗口单位成立专业帮办代办团队,提前介入开展“证前指导”,确保企业办事“零障碍”。

  “通过开展‘证前指导’,安排相关部门人员上门进行指导,帮助企业早拿证早开业。”阜南县优化营商环境管理服务中心负责人席祖强表示,今年以来,阜南县政务服务大厅为企业群众上门服务50余次,审批时限缩短40%以上。

  不仅是阜南县,阜阳市各地通过主动服务、精准对接,将传统“坐等审批”转变为“上门服务”,为企业减负增效。民营企业家恳谈会、“四个约见”“帮办代办”等一系列机制创新,高效解决企业“人地钱、水电气、能评安评环评”等问题。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阜阳市“综合查一次”改革工作方案》正式印发,积极探索行政检查新模式,为企业减负松绑。

  “综合查一次”改革的核心在于整合行政执法资源,对同一检查对象实施多项检查进行合并,实现“一次检查、全面体检”。这种方式可以避免多头检查、重复检查对企业造成困扰,提高行政检查的效率和效能。

  阜阳市司法局负责人表示,实施“综合查一次”改革,进一步厘清执法部门职责边界,不仅有助于提升行政执法的公信力和权威性,更能为企业创造一个稳定、公平、透明的经营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记者 安耀武 李鹏)

【纠错】 【责任编辑:刘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