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旌德:稻虾共生 水里捞“金”-新华网
新华网 > 安徽 > 正文
2025 06/21 14:57:10
来源:新华网

宣城旌德:稻虾共生 水里捞“金”

字体:

  晨光微露,走进旌德县庙首镇里仁村的稻虾综合种养基地,连片水田在朝阳下泛起粼粼金光,宛若铺展在大地上的金色绸缎,与田间此起彼伏的捕虾吆喝声,共同奏响一曲生机勃勃的田园乐章。​  

  昌晟家庭农场负责人昌斌天刚亮就已经在水田忙活起来。他利落地拉动地笼,随着渔网破水而出,水花四溅间,一只只挥舞双螯的小龙虾跃入眼帘,在晨光中闪烁着诱人光泽。“瞧这肥美的模样!”昌斌笑着展示手中沉甸甸的地笼说,“一笼足有二十斤,这两天气温回暖,小龙虾长势喜人,每天能收获两三百斤。”​

  自2018年起,昌斌开始探索稻虾轮作模式,流转70余亩田地、投放300多斤虾苗,每年3月至5月养殖小龙虾,6月同步插秧种植水稻,实现空间和时间的双重高效利用。七年时光流转,这片曾经只产稻谷的农田,如今已蜕变为“一地双收”的聚宝盆。​

  “过去单种水稻,一亩田年收入不过一千多元。”昌斌感慨道,“现在稻虾种养结合,每亩综合收入能达到5000元左右!”立体生态种养模式不仅让水稻在小龙虾的“帮忙”下远离虫害,产出的稻米清香软糯,更让小龙虾在清水稻田中茁壮成长,个个体型壮硕、肉质紧实,每天送到菜市场便被抢购一空,供不应求。

  “水稻+小龙虾”的黄金搭档,不仅激活了土地的潜在价值,更成为带动村民增收的“致富密码”。在田间地头,总能看到附近村民忙碌的身影,他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钱包也跟着鼓了起来。“早上在这里捞虾,白天去做小工,每天能有200多元的收入。”在家门口轻松实现两份收入的汪富根对此很是满意。

  庙首镇正以稻虾连作为起点,锚定未来发展蓝图。“接下来,我们将持续深挖资源潜力,大力推广更多复合立体种养模式,让每一寸土地都释放出最大效益,书写更多特色农业的致富故事,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庙首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李晗)

【纠错】 【责任编辑:周雨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