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没有那场洪水冲击,用破败来形容当时的教室环境也不为过。”屋顶的破洞用塑料雨布遮挡,断裂的墙体用木头支撑……这些场景,是数学老师陆娟对原路楼小学的回忆。
一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重建后的路楼小学与另一所学校合并,更名为蒙城县立仓镇体彩希望小学,目前在校学生200余人。如今的学校,琅琅书声伴着操场上的欢笑,朝气蓬勃。
暴雨过后教室彻底成为废墟
“与我一同分配到路楼小学的还有几个老师,但他们陆续离开了,只剩我一个人。”2001年,二十岁的陆娟老师独自带着11个学生在村中借教室上课,她安慰自己,未来的情况不会比这更糟糕。
然而没过多久,一场暴雨“袭击”了路楼小学,暴雨过后,校园里一片狼藉,操场遍地泥泞……陆娟老师站在校园里,五味杂陈,她看着被雨水浸泡的课本、歪斜的桌椅,以及孩子们茫然的眼神,有种深深的无力感。
然而,转机也就出现在那场暴雨之后,当时安徽省体彩中心恰与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公益助学基金。
现场走访后,安徽体彩就与省希望工程办达成协议,在原校基础上捐资重建。施工队进驻村庄,推倒危房,打地基、砌砖墙,崭新的教学楼拔地而起。2002年,新落成的蒙城县立仓镇体彩希望小学,同时合并了附近的中陆小学。
跑道上有了光,书架旁升起了梦
这里因公益而生,因梦想重新起航。
校园的硬件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然后变化不止于此。随着体彩公益资金的持续投入,学校建起了图书室、塑胶操场。体育课上,孩子们摸到了篮球、跳绳;图书室里,他们如饥似渴地翻阅着从未见过的绘本。
陆娟老师也再不是“光杆司令”,新招聘的教师让课程丰富起来。“我爱运动会”“我爱阅读”“我爱新操场”……学校里,孩子们争先恐后的表达着。
作为全国第一所体彩希望小学,立仓镇体彩希望小学拥有自己的体育特色,塑胶跑道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篮球架、乒乓球台、单双杠一应俱全。
陆娟老师说,每周五学校都会举行老师和学生的篮球对抗赛,深受大家欢迎。“在球场上,师生关系变成了队友和对手的关系,大家更注重体育精神和团队合作。”
体育成为改变孩子的力量
“以前哪敢想能有这么好的操场?”陆娟老师站在操场边,看着孩子们奔跑的身影,不禁感慨。条件不好,遇上不好的天气,体育课只能在教室里“纸上谈兵”。如今,孩子们不仅能打篮球、踢足球,还能在专业的跑道上训练。同时,根据相关要求,学校保障“体育两小时”,每天下午,由孩子们自主选择喜爱的球类运动。
“体彩不仅帮我们建了学校,还让体育成了改变孩子的力量,体彩带来的是希望更是孩子的未来。”陆娟老师介绍,近年来,学校在县里的一些运动会上屡获佳绩,越来越多的孩子因为体育找到了自信。(沈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