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以来,旌德县严格落实国家有关节能降碳的政策要求,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节能降碳经验做法,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绿色动力。
践行节能理念,倡导绿色出行
旌德县坚持“两山”理念,践行绿色环保出行,目前已运营新能源公交车82辆,年电耗约240万度电,减少约2300吨二氧化碳排放、节约960吨标准煤;客运枢纽站规划建设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约0.7兆瓦(3536平方米),预计年发电量约70万千瓦时,节约212吨标准煤,减少570吨二氧化碳排放。同时,加快绿色货运发展,旌德县六河新能源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目前自有重型半挂牵引车60辆,重型自卸货车20辆,均属于新能源货车,年累计减少碳排放2811吨,实现交通运输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推动光伏发电,助力绿色低碳
旌德县大力发展光伏发电,由县工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遵循低碳技术、低碳产业的要求,利用各开发区厂房、产业园等可利用空间屋顶安装分布式光伏系统,光伏电站所发电力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6657万元,装机容量达22.14兆瓦,累计发电2073.61万千瓦时,总收益为1060.69万元。累计发电量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9849.64吨,节约标准煤8294.43吨。同时,县供电公司以构建绿色电网为目标,全方位赋能分布式光伏发展,联合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深度调研县域光照资源分布、城乡生态格局及产业发展规划,并依托大数据平台,运用电力系统仿真模型,精准测算不同区域的光伏承载能力与消纳潜力,科学划定光伏项目建设“优选区”,实现清洁能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协同发展。
量化生态价值,探索碳汇经济
结合生态资源本底状况,2022年起,旌德县开展“一镇一村”试点先行,以蔡家桥镇和旌阳镇柳溪村为试点,探索GEP核算路径。目前,已实现全县10个镇核算全覆盖,2023年全县10个镇GEP总值同比增长8.45%。基于生态产品的价值,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安排经济林、保护林和公益林等功能区划分,建立以森林资源总量和增量相结合为重点的县域林长制绩效评价制度,推动生态产品价值的数字化和可量化。2024年底,旌阳镇柳溪村通过GEP核算成果与建设银行旌德支行签约授信148万元。积极推进碳汇开发与交易,认购碳汇替代生态修复,以有偿方式代替违法行为人在异地恢复以“固碳释氧”为主的生态服务功能,让“绿水青山”通过碳汇交易变成“金山银山”,实现“减排”和“增收”良性互动。
未来,旌德县将继续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持续推动节能降碳工作向纵深发展,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金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