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闲置办公楼,经过“重新包装”,变身便企惠民中心,这是日前发生在宣城市宣州区“卫浴洁具特色小镇”寒亭镇的新鲜事。
6月23日,记者走进寒亭镇面积达500平方米的便企综合服务中心,只见处处宽敞明亮,分区井然有序,整个空间被科学切分为“便民商超”和“职工之家”两大功能模块,尽显商业服务与文体设施的有机融合。
“便民商超重点保障园区企业员工日常消费需求,职工之家重点保障园区职工多样化业余文化娱乐需求。”寒亭镇党委副书记李成介绍,这种“商业+文化”的无缝衔接,盘活了闲置资源,方便了企业和工人,也激活了村集体经济。
一直以来,寒亭镇结合产业和区位优势,重点打造宣州智能卫浴产业园。由于多种原因,园区2000多名产业工人面临诸多生活不便,生活服务点分散,工人们购买日常生活用品要跑2公里,文体活动空间几乎空白。
与此同时,园区所在的义兴村与天门村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着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薄弱问题,主要依赖传统产业,经营性收入占比仅为20%,其余大多为上级财政补助或一次性资源开发收入。
寒亭镇聚焦企业和群众急难愁盼,决定盘活闲置2年多的园区老管委会办公楼,将之打造成温暖工人生活和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驿站。“我们坚持‘服务融合’理念,围绕闲置资源做文章,积极构建产业工人新家园,激活经济发展新动能。”李成告诉记者。
经过前期工作,寒亭镇义兴村、天门村共同成立宣城市佳浴商贸有限公司,由两村党总支书记共同担任店长负责便民超市的日常经营,“书记当店长”成为独特风景。此外义兴村与天门村每天会安排一名村干部早晚值守,周末则全天在岗。货架上,从饼干零食到生活用品一应俱全,精选200余种高频商品,覆盖90%日常需求。
“以前买瓶水要骑车到318国道边,现在抬脚就到!”在园区当电工的毛师傅为园区便企服务中心点赞。天门村党总支书记郝桂香说:“我们熟悉乡亲需求,值班时还能收集建议。”这种“村域治理+精准服务”模式,让商超成了有温度的邻里驿站。开业一个月以来,便民超市日均营业额达到5000元,日均服务约500人次。
商超的兴旺带动两村农产品销售,西瓜、枇杷等本地应季水果供不应求。“便民商超能壮大村集体经济,每年预计增收超20万元,同时还能为园区企业职工提供生活便利,这是一件双赢的好事儿!”义兴村党总支书记孙宏华说。
为打造园区产业工人精神文化高地,便企服务中心职工之家在区总工会的精心指导下设置健身运动区、文体活动区、图书阅览区和儿童娱乐区4个功能区。“过去下班就躺床上刷手机,现在每周跑步三次,颈椎病都好转了。”厂区女工小王感慨。“接下来,我们继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增强园区企业和广大工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李成表示。
记者 张敬波 通讯员 吴昳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