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能源开发水平不断提升-新华网
新华网 > 安徽 > 正文
2025 07/01 17:22:36
来源:国网合肥供电公司

合肥:新能源开发水平不断提升

字体:

  2024年,合肥市全社会用电量6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4%,在国家电网系统33个重点城市、长三角9个万亿城市中增速排名均位列第一。同年,合肥度电GDP为21.51元/度,高于全国13.7元/度和全省的14.06元/度。

  “这组数据体现了合肥经济发展的活力和旺盛的电力需求。为了让电力供应更充沛,我们加快合肥电网基础建设,同时发挥合肥光伏和储能产业优势,加速推进本地绿色能源开发。”国网合肥供电公司发展策划部主任唐庆鹏说。

  

  在肥东县八斗镇的绿色田野间,一个个中小型光伏电站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当地利用近百个闲置坑塘资源建设了这座容量为382.95兆瓦的光伏电站,年发电量4.5亿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近400万吨。

  在巢湖市槐林镇起伏的山峦间,一台台不停转动着的发电机组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美丽的绿色生态画卷。2013年起,这座总装机容量99兆瓦的风电场已运行超10年,总发电量超10亿千瓦时,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电力供应平稳做出贡献。

  截至今年5月底,合肥电网新能源发电最大出力超实时负荷的58%,2024年合肥地区全社会用电量628亿千瓦时,本地新能源发电量65.61亿千瓦时,占比约10%,是“十三五”末期的2.3倍。

  近年来,国网合肥供电公司积极推动光伏、风电等分布式新能源规模化并网,通过升级电网架构、试点建设光储充换一体化微电网等举措,保障光伏、风电等新能源稳发满发;政企协同引导集中式新能源向电网资源充足、用电负荷集中区域布局,促进分布式光伏有序友好消纳。

  “储能建设也是确保电网稳定运行的重要一环,它可以储存并‘转移’白天光伏满发时期部分电力至晚间使用,有效促进新能源消纳,增强电网供电和调节能力。”唐庆鹏介绍,当前合肥市新型储能装机容量为33.26万千瓦/129.92万千瓦时,合肥市政府相关部门将充分调动新能源企业参与储能电站建设,总容量83万千瓦/166万千瓦时的7个电网侧新型储能项目正加快建设中,将于今年下半年陆续投运,发挥新型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绿电蓬勃发展的同时,合肥电网更积极“借外力”,引入来自西部的清洁能源,全长1055公里的陕北—安徽±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就是其中之一。

  该工程是首个在合肥落地的“西电东送”项目,于2024年上半年正式开工,2026年投产后每年可向安徽输送电量约360亿千瓦时,其中新能源电量占比超50%,将显著提升安徽省能源安全和绿电消费比重,助推“双碳”目标落地。预计至2026年,合肥地区年均绿电量将从目前的120亿千瓦时提升至185亿千瓦时。(李岩)

【纠错】 【责任编辑:周雨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