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强村富民的“主心骨”-新华网
新华网 > 安徽 > 正文
2025 07/01 08:41:24
来源:安徽日报

当好强村富民的“主心骨”

字体:

  界首市砖集镇腰庄村党委发展特色产业,打造富民产业园

  6月30日,记者走进界首市砖集镇腰庄村富民产业园,米酒的醇香扑面而来。蒸腾的热气中,村民杨玉兰正挥汗如雨,用力搅拌着蒸熟的糯米。

  米酒在当地被称为浮子酒,糯米上锅蒸煮后,放入适量酒曲发酵酿制而成。“我们村家家户户都会做米酒,是祖辈传下来的技艺。”杨玉兰做米酒30多年了,靠着这门“手艺”,月工资将近4000元。

  2016年之前,腰庄村可以用“一穷二白”来形容,村集体经济收入长期空白,无钱办事现象突出。村党委通过外出考察学习,借鉴周边集体经济强村发展经验,在对村内资源全面摸排的基础上,决定发展米酒特色产业。

  村党委书记刘季告诉记者,腰庄村投入80万元购买先进酿酒设备,对传统酿酒工艺进行升级改良,研发不同口味的米酒产品,迅速打开市场。目前,米酒产业年产值已达120多万元,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元。

  米酒是腰庄村产业发展的缩影。在村“两委”干部的示范带动下,13名干部群众出资65万元,利用盘活的53亩荒废宅基地,创办集体经济创业园——富民产业园。

  为吸引优质企业入驻,腰庄村采取“群众入股+社会融资+财政投资”模式,争取银行贷款400万元,上级扶持资金210万元,建造标准化厂房8300平方米,成功引进旭派服饰公司、麒麟药业等5家企业入驻。

  “村集体经济公司与引进的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对各环节进行全过程管理服务,帮助企业吸纳就业人员360余人,其中脱贫群众26人,每人每年增收2万多元。”刘季说。

  农业根基稳,发展底气足。腰庄村党委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主动谋划、积极作为,立足本村实际,制定了“联村经济”的发展方向,决定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为突破口。村里投入资金200余万元购置大型农机具及无人植保机,并组织农机手带机入社,组建腰庄村农业社会化服务专业团队,为周边农户提供土地深翻、机播机种、秸秆打捆、植保飞防等托管服务。

  2024年,该服务团队共完成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面积7万余亩,帮助农户亩均增收80多元,实现托管服务收入166万元,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114万元。

  腰庄村还积极发展“联营经济”,通过招商引资,吸引投资300万元,成立源隆塑业发展有限公司,专业生产食品级包装袋,年产能达500吨,预计年利税60万元,可为村集体经济带来10万元收益。

  为提升村民生活品质,打造生态宜居的和美乡村,2024年3月以来,腰庄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改变“脏乱差”面貌,让乡村环境净起来、绿起来、美起来。

  “我们依托网格化管理,构建以村‘两委’干部为网格长,公益性岗位和环卫工人为网格员,实行网格负责制机制,并探索实施‘日保洁、周评比、月表彰’的工作模式,组织人员实地观摩评比,让环境整治工作有的放矢。”刘季说。

  从米酒飘香到厂房林立,从联村服务到联营发展,从环境整治到乡风文明,腰庄村的每一次蝶变,都离不开村党委这个“战斗堡垒”的引领和带动。

  刘季表示,将继续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主心骨”作用,团结和带领全体村民,向着产业更兴旺、乡村更美丽、生活更富足的目标前进,奋力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记者 安耀武 李鹏

【纠错】 【责任编辑:周雨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