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师范学院“三下乡”实践活动走进芜湖弋江-新华网
新华网 > 安徽 > 正文
2025 07/02 10:56:31
来源:芜湖市弋江区委宣传部

淮南师范学院“三下乡”实践活动走进芜湖弋江

字体:

  盛夏时节,芜湖市弋江区白马街道义兴村迎来了一群充满活力的“新村民”。淮南师范学院“电子星火”社会实践团队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将专业知识播撒在乡村沃土,以青年智慧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在义兴村文明实践站,一场“光影魔法秀”正在上演。安徽省级样板支部建设点、淮南师范学院电子工程学院光电专业教师党支部的党员教师们带领学生团队用自制暗箱演示小孔成像原理,让孩子们在亲手绘制的过程中理解光学奥秘。

  随后的“太阳能小车拼装大比武”更是点燃了现场热情。30余名儿童分组竞技,大学生们化身“科技导师”,手把手指导电路连接、齿轮咬合。当一辆辆亲手组装的小车在阳光下飞驰,孩子们脸上洋溢着自豪与兴奋。

  脚下沾泥土,心中怀真情。在义兴村蔬菜种植基地的大棚里,实践团的师生们挽起袖子,与村民们一同采摘辣椒、分拣番茄。汗水浸透衣衫,泥土沾满双手,这堂生动的“田间课”让年轻学子们真切触摸到现代农业的脉搏,深刻体悟“粒粒皆辛苦”的内涵。

  团队成员王欢在参与大棚温湿度传感系统维护后感慨:“以前只在课本上学过传感器技术,现在亲眼看到它在智能灌溉中的精准应用,才真正理解了科技对现代农业的巨大意义。”

  同时,为深入了解村情,实践团队在义兴村开展系统的田野调查与数据分析工作,实践队员采取访谈、问卷、观察等多种研究方法,走访农户30余家,搜集调查问卷200余份,拍摄调研照片500余张,以此获取一手资料,整理出访谈记录100余份。在实践过程中,师生们还依托专业优势,精心制作的科普小视频,并建立线上技术支持群,让当地农民掌握“高科技”,让科技成果在田间地头扎根生长。

  据了解,弋江区与淮南师范学院近年来围绕人才招聘、人才培养等方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不仅是一次社会实践,更是一堂行走的思政课。我们将引导更多学子在服务社会的火热实践中坚定信念,为弋江区乃至更广大区域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该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媛表示,学院将以白马街道义兴村实践基地为重要纽带,持续推动“科技助农”活动常态化、长效化。(何明霞)

【纠错】 【责任编辑:刘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