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党组织领办合作社 蹚出乡村振兴“幸福路”-新华网
新华网 > 安徽 > 正文
2025 07/07 16:59:45
来源:巢湖市委组织部

巢湖:党组织领办合作社 蹚出乡村振兴“幸福路”

字体:

  巢湖市散兵镇大岭村位于银屏山腹地,曾经的贫困村,如今在村党组织引领下,通过实施农文旅融合战略,2024年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突破102.13万元,先后获评安徽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安徽省特色旅游村等5项省级荣誉。

  自推进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工作以来,散兵镇大岭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红色引擎”作用,不断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强劲动能,探索出一条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路径。

  强化党建引领,打造一支“善经营”的队伍。坚持党组织“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领着农民赚”,以看得见的利益和细致的服务打消群众的顾虑。实行专班推进。充分彰显合作社党组织领办属性,大岭村党委书记担任合作社理事长,驻村工作队队长兼任副理事长,村“两委”班子成员和村监事会成员全员加入、交叉任职,吸纳驻村工作队队员作为不取酬成员参与合作社工作。加强业务培训。围绕合作社组建流程、社员组织、资金管理、产业培育、市场营销等重点任务,建立任务清单,将任务细化、量化到每一位理事,确保工作件件有人抓、事事有人管。

  选准主导产业,探索一条“能致富”的路径。成立巢湖市惠岭农贸专业合作社,立足本地资源,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带领合作社成员发展产业,增加经济收入。注册品牌商标。探索“本土企业+村合作社+买家”模式,注册农家菜籽油、农家芝麻油、农家香米、农家土鸡蛋等农产品商标,以代工的方式与本地生产菜籽油、芝麻油、大米等企业签订销售合同,零库存发展订单销售,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2025年4月份以来,通过线下展销、上户推荐等渠道,促成4.4万元产品订单。产品精深加工。围绕大岭村2600亩茶园资源,以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名义统一收购农户鲜茶叶制作“银崖云雾茶”干茶,村“两委”干部化身制茶工人在村有机茶叶加工车间统一生产、统一装箱、统一品牌,为村集体经济增收30万元,带动群众户均增收1.2万元。借力电商平台。依托定点帮扶单位合肥建投集团联线,推荐5项本地绿色优质农产品上线“合肥农品”平台,借助网络渠道向合肥市内外的机关事业单位、商协会组织、大型企业等进行推介,提升知名度及市场占有率。

  健全利益联结,构建一套“促共赢”的机制。将领办合作社与农业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强化利益联结,推动集体、企业、农户等多方互惠共赢。助推农业发展。整合碎片地、抛荒地,采取“农户+村合作社+(企业)合作社”模式,引导农户把土地流转至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村合作社按照350元每亩每年的分红标准与巢湖市曙光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签订580亩土地经营权入股合同,推广“小麦+中草药”轮作种植,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助推农民增收。成立巢岭建筑劳务公司,搭建“企业+村合作社+村民”就业“连心桥”,让村民“在家门口上岗”。大岭村顺势成立巢岭建筑劳务公司,搭建“企业+村合作社+村民”就业“连心桥”,为企业和村民匹配合适的就业岗位,让村民“在家门口上岗”。今年1至6月份,村合作社向用工企业累计输送务工3000多人次,村合作社实现劳务收入31.02万元。助推农村治理。探索领办合作社与乡村治理有机融合,围绕安全饮水、志愿服务等方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针对长期干旱导致供水不足问题,村合作社组织村民投工投劳,共同清淤水井、疏浚水路,形成“集体出资、群众出力”的共建模式。(郭强)

  

【纠错】 【责任编辑:钟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