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都”起势 乘“数”而上-新华网
新华网 > 安徽 > 正文
2025 07/11 08:20:04
来源:安徽日报

“云都”起势 乘“数”而上

字体:

  酷暑时节,一场畅快的降雨何时到来?台风动向如何?在安徽宿州,这些问题都能通过“计算”找到答案。

  7月5日,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安徽主题采访团探访了位于宿州高新区的宿州算力产业园。宽敞明亮的机房内,成排高大的黑色机柜有序排列,承载着上千台高效运转的服务器。这里,算力产业生态蓬勃兴起,正崛起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算力中心之一。

  “算力,即计算能力。”宿州算力产业园运营方工作人员梁习习解释,算力本质上是单位时间内的计算次数,是衡量设备处理数据、执行运算效率的关键指标。1PFlops指每秒可完成1000万亿次浮点运算。通常,10PFlops的算力,仅需15分钟左右就可以完成台风路径的预测,而普通计算机计算时间可能超过48小时。

  当前,宿州初步形成以智能算力为主,新一代超算、云计算等多元协同的城市算力供给体系,超算总规模15P、智能算力2320P,居安徽省前列。

  梁习习介绍,算力中心分为存储中心和计算中心两大类,存储中心偏好低价电力,常布局于云南、贵州、内蒙古等水电、风光电富集区;而计算中心对传输延迟要求严苛,宿州恰好占据了数据传输的先天优势。

  宿州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汇处,是淮海经济区城市之一,拥有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省际毗邻区位优势,更是中国量子通信五大节点城市之一。2021年,“宿州—上海”双路由传输专线建成,使宿州成为安徽省首个双路由网络直连上海的城市,将单向传输延时从35ms大幅降低至5ms,实现了与上海网络的同等响应水平。

  “早在2011年,宿州市便精准把握时代脉搏,积极融入国家‘东数西算’工程整体布局。”宿州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孟斌表示,宿州抢抓算力产业发展的“窗口期”,着力构建“基础云、平台云、应用云”的云计算全产业链生态圈。

  通过前瞻谋划与高标准建设,宿州算力产业园已建成5栋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标准均达T3+,部分定制化机房可达T4标准,建设规模及设计标准在安徽省乃至东中部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园区配套建设2座110kV变电站,机柜部署可适配不同功率的算力服务器需求,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理空间与电力保障。“我市紧跟行业需求,出台了促进云计算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及未来产业发展行动方案等,持续支持算力产业发展,推动数据资源流通利用。”孟斌说。

  2023年汴水之畔超算中心、淮海智算中心、算力互联智算中心三大算力中心入驻,2024年国创超算中心、城市云智算中心等项目落户。“这些中心客户遍布全国。”梁习习表示,智谱华章、云从科技、一流科技等人工智能企业,清华、北大、北理工等高校,大气所、自动化所等科研院所均为园区智算消纳的用户。

  依托强大的算力优势,宿州“双招双引”工作成效显著。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国防科技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的15位人工智能领域专家教授,在宿州创办企业。2023年,国内人形机器人头部企业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宿州投资1.8亿元建设了安徽优生态科技中心,一期面积4200平方米,目前已建设完毕并投入运营。2024年全市人工智能产业规上企业营收达9.08亿元。

  “踏‘云’而起、乘‘数’而上、以‘算’赋能,未来,宿州将继续提供最优服务、打造最优生态,持续擦亮‘中国云都’的金字招牌,为产业转型升级赋能加速。”孟斌表示。

  记者 丰静 王兰兰

【纠错】 【责任编辑:周雨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