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卒中研究取得新突破-新华网
新华网 > 安徽 > 正文
2025 07/12 09:54:19
来源:安徽日报

安徽省卒中研究取得新突破

字体:

  为全球临床医生处理类似病例提供“中国方案”

  发病4.5小时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但不符合血管内取栓条件的急性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溶栓后1小时内加用短效静脉抗血小板药物替罗非班,能显著提升患者完全康复比例,且安全性良好。近日,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内科胡伟教授团队的这一最新研究成果。

  静脉溶栓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降低致残率的核心治疗手段,但静脉溶栓后往往仍有部分患者面临瘫痪风险,溶栓后抗血小板治疗何时开展、选择何种药物,何时使用药物,对患者预后至关重要,这也是困扰卒中治疗的临床痛点。

  胡伟教授团队的这一研究成果,有望直接改善卒中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填补国际上关于缺血性卒中超急性期治疗策略中的关键空白。

  据悉,这项名为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早期应用替罗非班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估研究由胡伟团队牵头设计并组织实施,联合国内38家高级卒中中心共同完成,为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

  这项研究首次通过高质量临床试验证实,在静脉溶栓后尽早给予短效静脉抗血小板药物,能够显著提高非取栓适应证的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率,拓展了这类患者的治疗窗口和手段。

  研究组工作人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研究成果为全球临床医生处理此类常见且治疗选择有限的患者提供了清晰可行且安全的“中国方案”。(记者 陶妍妍)

【纠错】 【责任编辑:周雨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