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东:“复活”20个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新华网
新华网 > 安徽 > 正文
2025 07/12 16:50:14
来源:肥东县委宣传部

肥东:“复活”20个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字体:

  按照“统一安排部署、分级组织实施”原则,上半年以来,安徽省肥东县民政局区划地名工作围绕全县地名文化遗产认定、组织专家开展县级地名文化遗产论证、申报市级地名文化遗产、开展地名文化遗产宣传和保护、对符合条件的地名文化遗产进行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复活”了首批20个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这次申报的千年古镇涉及店埠、撮镇、古城、八斗、元疃、梁园、长临河7个古镇,具有知名度高、实体文化内涵丰富,独具特色、古建筑保存较好,传统风貌尚存,名称内涵丰富、历史上为区域范围内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军事重地,史料详实。”负责此项工作的陈勇说。

  为扎实做好首批全县地名文化遗产名录认定及申报市级地名文化遗产名录工作,肥东县民政局以县、乡两级为主体,组织地名、文史、方志、乡贤(老干部、老专家、老党员、老教师、老军人)等相关人员组建地名专家组,做好乡村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的咨询、采集、评估、论证、监督、宣传等工作,建立健全地名保护名录制度,将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具有重要传承价值的乡村地名纳入保护范围,不随意更改老地名,守护好精神家园。对已经注销或消失的具有重要文化价值的历史地名,可以重新启用或派生。加大乡镇行政区划名称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利用工作力度,为每一处地名文化留存备档。

  据了解,全县首批地名文化遗产认定工作是由合肥市民政局、安徽省第四测绘院、肥东县委宣传部、肥东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肥东县住建局、肥东县文旅局、肥东民政局等单位的9位区划地名专家参与评审。秉持着“对文化保护有利,对社会发展有利”的原则,进行了综合评审。评审会指出,肥东县第一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所涉及申报的地名,是在充分挖掘地方地名历史文化基础上,开展了地名文化遗产申报及调研报告的编纂,形成的以“店埠镇”等20个肥东县第一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建议名单,要素明确、内容详实、归属精准。同时,评审会还一致同意推荐“店埠镇”等16个地名,申报合肥市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此外,在抓实做好首批地名文化遗产认定的过程中,县民政局还会同县公安、财政等12个部门,通过对全县乡村地名开展“拉网式”摸排,共摸排出1821条乡村道路,225个具有重要地理方位意义的住宅区、楼宇,不断加大规范命名、更名力度。持续推进乡村地名采集上图,打造一批“乡字号”“土字号”公共品牌。围绕长临河镇先行区的地方特色打造独特的地名文化广角、智慧门牌、路牌二维码等地名设施,并在全县推广工作经验。先后命名乡村地名标志1300余个,采集上图乡村地名及农家乐等兴趣点983条,推动乡村地名文化与乡村特色产业、品牌有机融合。会同相邻县市完成8条线(其中市级界线3条、县级界线5条)共11个界桩界线定位。推进地名备案公告工作,稳步推进地名数据库建设,更新维护词条403条。(高桢)

【纠错】 【责任编辑:周雨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