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煤产量、产品质量……日前,在淮北矿业集团临涣选煤厂智能化管控中心,一面面监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洗选车间的生产场景,工作人员轻点鼠标就可看到厂区设备的运行情况。
“左边这两块屏幕显示的是东区和西区的生产场景,右边这两块屏幕显示的是物流运输和设备运维情况,中间这块大屏幕集纳了厂区所有的数据信息。”临涣选煤厂智控中心主任袁明朋说。
洗选是煤炭加工的重要环节,自2021年以来,临涣选煤厂按照“机器换人、工艺换智、管理换脑、发展向绿”建设思路,将智能技术与选煤技术深度融合,引进5G通信技术,为厂区提供5G专属覆盖、网络定制、数据隔离、高速高质的独享5G无线网络,实现“5G+起重机无人驾驶”“5G+宽带集群通信”“5G+设备远程控制”“5G+智能机器人巡检”等典型场景应用,完成从“点状自动化”生产到“网状智能化”生产的转换。
目前,临涣选煤厂原煤配返和洗选的12个岗位实现了无人值守、远程操控,采、监、诊、控、管全部实现无人作业,实现了生产过程由“人控”到“数控”、“自动”到“智动”的转型升级。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发展的“必答题”“加分项”。近年来,省国资委围绕构建“2+3+N”发展格局(印发2个行动计划、推进3个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打造N个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开展数字化转型强基行动、产业数字化创新行动、数字产业化培育行动和行业数字化转型示范行动四大行动,推动省属企业整合内外部资源,构建数字化创新生态圈,不断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
“过去,我们采煤要到井下去,尽管降尘效果做得比较好,但也难免会‘吃’煤尘。现在好了,随着技术的发展,采煤作业从井下搬到了地面,我们坐在办公室就能远程调整采煤机的截割角度,真是太方便了。”在皖北煤电集团恒源煤矿智能化控制中心,矿工丁峰说。
近些年,皖北煤电集团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从“汗水采煤”迈向“智慧采煤”,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截至2024年底,集团已累计配备21套智能化综采装备,累计回采37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智能化回采煤量7000余万吨。
“如今,省属企业已进入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创新关键期。”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把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创新作为省属企业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的重要内容,促进数字化与省属企业生产经营各项业务深度融合,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记者 张彩莉 本报通讯员 刘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