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昭关镇持续以群众满意为尺,不断深化“入户联心”基层治理品牌,组织镇村干部扑下身子、迈开步子,到群众家中倾听群众呼声,将群众的“关键小事”作为“民生大事”,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太好了,感谢你们帮助我重新修补了屋顶,现在遇到再大的雨,也不用提心吊胆,担心家里漏水了!”家住昭关镇褒北村的村民孙大爷了结一件烦心事,脸上溢出笑容。
今年5月初,昭关镇镇村干部在褒北村走访民情时,了解到孙大爷家的屋顶常年漏雨,每当下雨的时候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而该户夫妻两人因病导致丧失劳动能力,收入锐减,生活陷入困难,根本无法承担修缮费用。镇村干部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第一时间召集镇城建办和村“两委”干部到现场核查,发现孙大爷反映的情况属实,立即给予解决。
孙大爷遇到的烦心事得到解决,只是昭关镇深化“入户联心”基层治理品牌,为民解忧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昭关镇积极组织镇村干部入户走访,聚焦“话有人听、事有人办、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管”,变“坐等上门”为“主动上门”,不断强化便民、沟通、服务功能,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
据了解,今年以来,昭关镇共发动80多名镇村干部开展入户走访,采取“1+1”包组到户模式,推动“党建+民主自治”融入基层治理。以网格化自治为主线,整合驻村帮扶干部、包村干部、网格员等力量,按照“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原则,每名镇村干部每周至少走访1次、每月至少20户,详细了解群众收入、教育、务工、住房、医保、大病救助等情况,准确掌握群众的真实诉求,切实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坚持“动态监测、动态帮扶、动态消除”,确保事项“件件有人管,事事有回音”,让群众说得上话、办得成事。
“基层治理的效能提升,关键在干部作风之变、机制创新之变。我镇自年初开展‘入户联心’工作以来,要求干部带着责任和感情访千家、进万户、听民意、解民忧,并按照‘发现-反映-解决-反馈’全流程闭环分类处置机制,把解决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群众诉求‘接得住、办得好、回得快’,把暖心服务送进每户家门,用干部的‘百分真心’,换群众的‘十分满意’。”昭关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王星星说道。
一支笔记录民情,一双腿丈量民心。下一步,昭关镇将继续深化“入户联心”机制,把解决群众问题的“进度条”转化为幸福生活的“指数表”,用脚步、用真心书写更多为民服务的暖心故事,让基层治理既有“烟火气”,更显“人情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通讯员 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