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椒:服务触角深延伸 精准服务显担当-新华网
新华网 > 安徽 > 正文
2025 07/18 17:31:42
来源:全椒县委宣传部

全椒:服务触角深延伸 精准服务显担当

字体:

  今年以来,全椒县图书馆以“文化惠民、智慧赋能、全域覆盖”为引领,不仅实现了上半年入馆读者13.43万人次、组织活动106场、吸引参与超4万人次的亮眼成绩,更将服务的触角精准延伸至特殊群体,用扎实的举措和无微不至的关怀,交出了一份饱含温度与力度的答卷。

  着力织密精准服务网络,让关怀“无微不至”

  清单化管理,需求精准对接。建立详实的“特殊群体服务清单”,联合社区力量,启动“风从全图来·书香传温情”专项行动。馆员与志愿者组成的服务小队,步履不停地走进全县多个养老院、敬老院,为老年读者送去“定制化”服务。从耐心细致的数字阅读推广、智能手机应用培训,到实用的健康知识讲座、温馨的图书漂流活动,每一项服务都直击需求,切实帮助老年群体跨越“数字鸿沟”,享受阅读乐趣与时代便利。

  资源下沉基层,服务“零距离”。图书馆不满足于馆内服务,主动将资源下沉至最需要的地方。在江海社区设立“茶米书院”流动服务点,在马厂镇增设“大刘村民文化服务点”,向基层捐赠精心挑选的纸质书刊500余册。志愿者在现场,采取“有问必答”、互动竞猜等生动形式,手把手辅导居民掌握科学养生知识,一对一地教会他们使用县图书馆数字阅读“一键通”功能。这一举措让乡村居民和行动不便者在家门口就能“与时代同行,与知识同行”,是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坚实一步。

  空间赋能提质,“非遗+阅读”抚慰心灵

  针对特殊群体的身心特点和兴趣,精心设计并开展了剪纸、扎染、泥塑、点翠等沉浸式非遗体验课堂。截至目前,已成功举办6场活动,惠及读者约300人次。这些活动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在宁静的创作与阅读氛围中,为参与者(尤其是老年、残障等群体)提供了情感交流、心灵慰藉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温暖平台。

  着力智慧赋能,为特殊群体插上“阅读翅膀”

  线上资源普惠共享。引入优质数字资源平台,构建“线上扫码即读 + 线下设备体验”服务模式。为行动不便、居住偏远或需要特定辅助设备的特殊读者,提供了足不出户也能遨游知识海洋的坚实保障。

  智能服务触手可及。智能机器人“椒宝”提供在线答疑服务,版权知识互动闯关等创新形式,降低了信息获取门槛,为视障、听障或操作不便的读者提供了更友好、更自主的互动途径。

  着力体系支撑,让温暖关怀“步履不停”

  “非遗活化”惠及老少。“指尖非遗”体验工坊(如非遗版画、青花瓷手绘、拓染帆布包制作)面向6至60岁人群,促进了跨代交流与陪伴,为老年人和儿童共同参与文化活动创造了机会。“黄梅戏云端课堂”“金蛇狂舞”数字展等线上线下融合项目,也为不便亲临现场的特殊群体提供了参与渠道。

  “少儿阅读”不忘特殊儿童。持续深化的“四季少儿阅读”品牌活动,覆盖城乡少儿2万余人次。其多样化的形式(围裙剧、皮影戏、阅读马拉松等)本身就包含了对不同兴趣、不同能力儿童的包容性设计,为特殊儿童融入集体、享受阅读乐趣提供了可能。

  “文旅融合”拓宽视野。“行走的农学课堂”等活动,也积极创造条件,让城市儿童(包括特殊儿童)有机会接触自然、体验农事,拓宽视野,促进社会融合。

  2025年上半年,全椒县图书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扎实的行动,将“文化惠民”的承诺转化为对特殊群体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温暖服务。从建立清单、下沉资源、创新模式,到智慧赋能、体系支撑,这份“无微不至”的关怀与尊重,正是全椒县图书馆步履铿锵地迈向全民阅读普及深化、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生动写照。(何章平 阚道娟)

【纠错】 【责任编辑:周雨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