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微车间”搬进技能课堂-新华网
新华网 > 安徽 > 正文
2025 07/19 10:01:46
来源:安徽日报

“缩微车间”搬进技能课堂

字体:

  夏夜,马鞍山市的金陵职业培训学校教室里,灯光格外明亮。在PLC实训室,赵铭瑞把最后一行程序下载到控制器,传送带稳稳停在指定工位。他抬头看了眼墙上的时钟:离下课还有45分钟,还能再做一次故障排查练习。

  已上大四的赵铭瑞学习电气工程专业。不久前,他还为求职简历上的项目经历一栏写什么而发愁。“我们学校专业课有不少,但工位有限,同学们只能轮流上机演示。”赵铭瑞说,“理论背得滚瓜烂熟,一上设备就发怵。”

  转机出现在今年5月份,马鞍山市推出了“技能夜校”,金陵职业培训学校被纳入首批试点。赵铭瑞兴奋地报了名,成为了首批学员。“白天在教室学理论,晚上到夜校摸设备,有专业老师指导,一晚上能练好几回,进步很快,心里也踏实多了。”赵铭瑞说。

  与赵铭瑞不同,隔壁电工技能班的蔡胜祥是典型的“上班族”。他在花山美居建材家居广场上班,每天下班后直接赶到技能夜校,“充电”3小时。蔡胜祥拍了拍手里的万用表,笑着说:“学成以后还能加薪,很值得。”

  “我们把马鞍山多家重点企业的真实工艺流程搬进教室,全部都是1∶1等比例复制。”金陵职业培训学校校长周明明介绍着走廊尽头的一排“缩微车间”,里面传送带、光电开关、气动推杆等一个个大块头都是企业的真机。

  “设立技能夜校,能有效对接产业与民生需求。”马鞍山市人社局副局长袁良宪介绍,“技能夜校”采用政府引导、社会办学模式,依托培训机构、技工院校、高等院校等载体,不是简单把课程搬到晚上,而是提前征集产业链急缺岗位,从而实现“岗位—课程—学员”的精准匹配。

  今年6月底,马鞍山创办的首批10个“技能夜校”已全面开课。首批“技能夜校”聚焦数字技能、先进制造、生活服务三大领域,推出50门紧贴市场需求的课程,全年培训规模预计超5000人。

  “PLC自动化编程、机器人焊接、电工技能等5门课同时‘开灶’,每班不超过15人,全部由企业工程师和高级技师授课。”周明明介绍,目前学员分三类,包括像赵铭瑞这样的“技能升级型”,像蔡胜祥那样的“就业冲刺型”,以及零基础的“转行再造型”,课程结束,企业直接来挑人。

  据了解,未来马鞍山将动态更新课程库,发布电子培训地图,根据产业需求,推送一批示范性强的职业培训学校,打造30分钟“技能加油站”生活圈,让更多市民从中受益。 (记者 贾克帅 通讯员 任德玲)

 

【纠错】 【责任编辑:吴万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