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合肥市统计局发布上半年经济“成绩单”,全市生产总值6514.7亿元,同比增长6.0%,新动能新活力持续增强,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21.4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2258.6亿元,增长7.4%;第三产业增加值4134.7亿元,增长5.2%。
畜牧业生产稳中向好。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6.33亿元,同比增长3.8%。其中,夏粮播种面积197.28万亩,增长0.4%;夏粮总产量62.23万吨,增长0.2%。畜禽产量持续提升,猪牛羊禽肉产量15.41万吨,增长2.7%,较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
汽车和平板显示产业支撑明显,增加值均增长20%以上。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1%,连续20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从行业看,37个大类行业中有25个增加值同比增长,增长面67.6%。平板显示及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0.8%和20.4%,合计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10.0个百分点。工业产销率99.3%,较一季度加快0.6个百分点,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46.6%,较一季度加快7.2个百分点。
消费需求保持活跃,新动能主导出口。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83.25亿元,同比增长4.8%。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智能手机、可穿戴智能设备、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分别实现零售额33.01亿元、50.70亿元、3.70亿元和150.96亿元,同比增长146.0%、105.6%、52.0%和15.6%,新能源汽车类商品实现零售额141.82亿元,同比增长18.2%。上半年,全市进出口总额2051.72亿元,同比增长22.8%。其中,出口1422.37亿元,增长22.1%;进口629.36亿元,增长24.4%。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200.73亿元,同比增长30.7%。
固定资产投资结构调优,科技服务业增长近50%。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4.9%。高端装备制造、科技金融等领域有效投资稳步扩大,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金融服务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3.2倍和2.2倍,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科技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28.9%和47.3%。房地产开发投资连续3个月提速,同比增长6.4%。
新增“四上”企业1226家,6月末全市总数达12204家。上半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283元,同比增长5.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2%,快于城镇1.3个百分点。新增城镇就业11.45万人,同比增长17.7%。新登记各类经营主体13.82万户,新增“四上”企业1226家。6月末,全市实有市场经营主体181.61万户、同比增长4.7%,“四上”企业总数达12204家、增长11.2%。新业态加速发展,限上单位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364.85亿元,增长28.5%,占限上零售额的29.1%,同比提高4.7个百分点。(合肥日报-合新闻记者 沈运)